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脏脸天使足球与阿根廷的那些事 [复制链接]

1#

今年的世界杯,以阿根廷时隔36年再次夺冠而落幕,而我对阿根廷这个国家也产生了更多兴趣,于是便想找一本书来读一读,然后就搜到了这本,由英国著名足球记者乔纳森·威尔逊所著的《脏脸天使--足球阿根廷史》。

如果你问一个阿根廷人有多爱足球,他会说没有足球,我们根本活不下去。

在阿根廷,足球无处不在,阿根廷联赛诞生近年,是历史最悠久的足球联赛之一,赛场之外、公园街头,也随处可见踢球者的身影。

足球令阿根廷人自豪,阿根廷男足曾两次夺得世界杯冠军(如果加上今年刚刚结束的卡达尔世界杯,那就是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15次摘得美洲杯冠军,还收获了两枚奥运会金牌。足球也令阿根廷人疯狂,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率领阿根廷队2:1击败英格兰,算是洗去阿根廷在马岛之战中惨败的耻辱,阿根廷举国狂欢,很多人重拾信心!像这样足球影响社会的例子,在阿根廷历史上并不罕见,而足球对于阿根廷来说,远不止一项体育运动那样简单!在阿根廷民族意识的形成过程中,在风云变幻的阿根廷政治格局中,足球都起到过重要的作用。

现代足球始于英国,世界各地的足球运动,基本都是在当地工作和生活的英国侨民带去的,阿根廷也不例外。而在阿根廷足球发展的早期历史中,一个名叫沃森·赫顿的英国人对于足球在阿根廷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赫顿出生于苏格兰,自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年,他和两个兄弟共赴阿根廷打拼,但不幸的的是,他的两个兄弟相继病死,而赫顿抵达阿根廷后,为了强健体魄,他经常参加体育运动,尤其迷恋足球。年,赫顿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创办了一所高中,并将足球设为核心课程,这所高中既招收侨民子弟,也面向本地精英,这样一来,足球就突破圈层,在侨民以外的群体中流行起来,足球俱乐部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而出。年,在赫顿的撮合下,五个实力最强的足球俱乐部成立了阿根廷足球协会,开启了联赛,这是英国本土以外第一个足球联赛,延续至今将近年,年年举办,从未中断,这在世界足坛是很少见的。而随着足球运动的普及,有竞争力的俱乐部越来越多,阿根廷联赛扩大为甲乙丙丁四级,实行升降级。

20世纪初,联赛共有77家职业俱乐部,每赛季要踢场比赛,此外,还有多家业余俱乐部自发组织比赛,在阿根廷,有种说法极为盛行,每一所学校、每一座工厂、每一家银行、每一个街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足球队,足球已然从流行于侨民群体的英式运动,发展成全民投入的阿根廷第一运动,而在本书中,作者也认为,这对于阿根廷民族认同感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阿根廷是典型的移民国家,年独立时,阿根廷人口仅50万,只及邻国巴西的1/10,这50万人多为西班牙人,还有些印第安土著,此后为促进人口增长,阿根廷政府鼓励移民。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俄罗斯人等纷纷来淘金,前面提到的赫顿,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移民阿根廷的。据统计,年,2,万阿根廷人中,超过80%为移民后代。

欧洲的移民给阿根廷带来了繁荣,阿根廷农牧资源丰富,移民们耕种谷物,繁衍牛羊并出口欧洲,很快,阿根廷就凭借优质的农牧产品,享誉全球,经济蒸蒸日上。

不过如何将来自不同国家,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凝聚起来,进而形成阿根廷民族意识,却颇令阿根廷政府头疼。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其统治下的2,万人都像一盘散沙。而足球的魅力适时地展现了出来,小到一座工厂、一个街区,大到一座城市,人们不分种族,不分阶级职业,都会为自己心仪的球队摇旗呐喊。年,为纪念阿根廷独立周年,在时任阿根廷总理伊里戈廷的倡议下,南美足球锦标赛应运而生,这便是后来名声在外的美洲杯的前身。阿根廷邀请乌拉圭,巴西和智利参加比赛,而东道主阿根廷队对冠军,自然是志在必得,他们轻松闯入决赛。

在阿根廷对阵乌拉圭队当天,数万球迷涌入球场,看台因不堪重负而塌陷,比赛被迫延期。第二天重赛后,两队比分0:0,而乌拉圭队凭借积分优势夺冠,阿根廷球迷大失所望。

前四届美洲杯,乌拉圭夺冠3次,巴西1次,而作为赛事创办者的阿根廷,反倒颗粒无收。但阿根廷并未气馁,也是努力奋发崛起。在年到年期间,总共举办了30届美洲杯,乌拉圭队夺冠11次,阿根廷队13次,而巴西队仅2次,这一局面直到近年来才被打破,南美足坛竞争的激烈程度可见一般。

而国家队征战沙场的同时,阿根廷国内的俱乐部也表现亮眼,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三支甲级球队,博卡青年队,河床队和独立队并称三巨头,拥有大量支持者。年,博卡青年队赴欧洲打巡回赛,跑遍西班牙、法国等国,连战连胜,消息传回国内引发热潮,在阿根廷国内媒体的推波助澜下,博卡青年队被捧为阿根廷民族英雄。而频繁的国际比赛,让阿根廷人增强了凝聚力,亮眼的战绩又提高了阿根廷人的自豪感。在阿根廷民族意识形成的过程中,足球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阿根廷国内的媒体开始鼓吹,说足球乃是阿根廷之魂,仿佛这颗小小的皮球,寄托了民族的未来,这种情绪在年到达到高峰。这一年首届世界杯在乌拉圭举行,阿根廷连克法国,墨西哥、智利、美国,在决战中对阵老冤家乌拉圭,当天的球场,挤进了约7万名球迷,其中约有15,名阿根廷球迷,但最终,乌拉圭2:1获胜夺得冠军,阿根廷举国哀伤,阿根廷国内的媒体称,世界杯给阿根廷人留下了毁灭性的悲伤记忆,参加决赛的11名球员,自此失去国家队资格,更严重的是,阿根廷队连续缺席之后的五届世界杯,关起门来自娱自乐。

足球除了是阿根廷的国民之魂,其内也被掺杂了很多政治因素干扰。

年纽约股市崩盘,美国爆发金融危机,并很快蔓延到欧洲,为了自救,欧美各国纷纷提高关税壁垒,大幅度减少进口量,这给高度依赖出口贸易的阿根廷造成巨大冲击,一时间农场倒闭,工厂关门,失业率急速攀升,年,超过10%的阿根廷人丢掉工作,居民可支配收入断崖式下跌,很多人从中产坠入贫困,政局也陷入震荡,从年到年,阿根廷换了10个总统,但谁都无法重振雄风,阿根廷无奈的从发达国家,退化为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导致消费降级,话剧、电影、收藏艺术品等文化类消费,首当其冲被砍掉,但唯独足球仍然受欢迎,甲级联赛场场爆满,球星的收入不断走高,很多人都把足球当成了这黯淡岁月中唯一的精神慰藉,年至年,胡安·庇隆三次担任总统,他走了一条介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道路,即庇隆,他一方面将外资国有化,推动本国工业化,另一方面强调社会公正,消灭贫富差距,这些举措对工人、农民等社会中下层有利,庇隆也刻意拉拢他们夯实基础,足球成了庇隆拉拢选民的主要手段,他不断加大对足球的扶持力度,很多俱乐部都领到财政补贴,得以翻新球场,庇隆还将自己包装成超级球迷。

博卡青年队出身草根,深受草根阶层拥戴,于是庇隆自称是博卡的铁粉,以示自己站在弱势群体一边,此外,庇隆夫人还设立了基金会,资助青少年足球,培养了一大批有天赋的球员,但奇怪的是,庇隆当政期间,国家队比赛却大幅度减少,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答案就是输不起!

因为庇隆和足球捆绑的太紧了,足球甚至成为他个人形象的一部分,结果足球反过来束缚了庇隆,他担心国家队输球,将有损自身威望,于是庇隆宁愿把国内联赛搞得红红火火,也不想参加国际比赛。这样闭门造车的结果就是,国内联赛水平下滑,人才外流,很多阿根廷球员远赴欧洲,一方面当然传播了以阿根廷为代表的拉丁派足球,但同时也让阿根廷联赛陷于停滞。

而庇隆给阿根廷足球造成的另一个长久性伤害,就是利用足球操弄政治议题。年,英格兰队到访,由于阿根廷足球传统源自英国,阿根廷又有不少英国移民后代,因此双方的关系本来比较融洽,可庇隆却搬出了所谓的马岛问题,马岛即马尔维纳斯群岛,位于阿根廷东南方向约公里,是英国的殖民地,但阿根廷一直宣称拥有该岛主权。庇隆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要收回马岛,英国政府当然反对,双方争执不下,此次英格兰队来打热身赛,庇隆趁机挑动民众情绪,将比赛描述成阿根廷与英格兰之间的对抗,最终阿根廷队凭主场优势3:1获胜,庇隆宣布,将进行比赛的5月14日,确定为足球运动员日,以示纪念,而比赛中表现突出的锋线小将奥马尔·西沃里成为新一代民族英雄,奥马尔·西沃里头发乱糟糟,脸也总是脏兮兮的,人称脏脸天使,而本书的书名就取自这里。

年7月,80岁高龄的庇隆逝世,庇隆夫人就任总统,两年后,武装部队总司令魏地拉通过政变上台,实施军政府独裁统治。军政府镇压反对派,打击工人运动,短短几年,3万余人遇害或下落不明,50万人流亡海外,如此残暴的政权自然不得人心,阿根廷的国际形象也一落千丈,魏地拉清楚这一点,为增加合法性,他效仿庇隆,也玩起了足球政治。

年,第11届世界杯在阿根廷举行,魏地拉认为机会来了,他斥资7亿美元兴建球场,花掉当年财政预算的10%,还指示官方媒体开足马力,为阿根廷队造势。

但凭心而论,这一届阿根廷队,并不具备夺冠的绝对实力,魏地拉遂亲自保驾护航,半决赛阿根廷对阵秘鲁,按照赛制,要净胜4球才能力压巴西挺进决赛,结果身为劲旅的秘鲁队一泻千里,连丢6球,阿根廷队轻松晋级,而外界普遍认为秘鲁队被收买了。决赛的情形更诡异,有传闻说,荷兰头号球星克鲁伊夫因家人受到死亡威胁,放弃比赛,无论传闻真假,总之克鲁伊夫没上场,阿根廷队3:1获胜,拿到了阿根廷足球历史上第一个世界杯冠军,这是荣耀时刻,却是带有污点的荣耀。

阿根廷队赢得世界杯,给魏地拉增了光,但却无助于挽回阿根廷的经济。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阿根廷通货膨胀加剧,民众生活艰难,为避风头,魏地拉选择退休,将权力交给另一个军事强人加尔铁里,而对于阿根廷经济,他也没什么好办法,只能再次寄出马岛问题,来获取民众支持。

年4月,阿根廷出兵占据马岛,英国强烈回应,马岛战争爆发,打到6月,阿根廷完败,马岛得而复失,阿根廷驻马岛守军向英军投降的前一天,西班牙世界杯开幕,阿根廷队表现糟糕,连小组都未能出线。战场失利加球场失意,年的这个6月,对阿根廷人来说是黑色的,军政府颜面无存,被迫重开选举,劳尔·里卡多·阿方辛当选总统,阿根廷恢复文官统治,国家重获新生,足球也迎来了新希望。

年世界杯,阿根廷队虽然煞羽而归,队中一名22岁的年轻球员,却惊艳了全世界,他就是迭戈·阿曼多·马拉多纳,在同匈牙利的比赛中,马拉多纳梅开二度,帮助球队4:1获胜,此后,阿根廷输给比利时,但马拉多纳表现抢眼,6名比利时球员,唯独这个小个子的经典镜头,给球迷留下了深刻印象。

世界杯结束,马拉多纳以万美元转会西班牙豪门巴塞罗那俱乐部,这在当时堪称天价,马拉多纳在西甲征战两个赛季,出场58次打进38球,进球率颇高,不过那个年代的西甲球风粗野,防守球员为阻止马拉多纳飞铲,拉拽踩踏乃至踢人无所不用其极,马拉多纳经常受伤,一次左脚脚踝骨折,休养了整整4个月,这也影响了他在巴塞罗的战绩。年,失去耐心的巴塞罗那,将马拉多纳转卖给了意大利那不勒斯足球俱乐部,彼时的那不勒斯队实力平平,常年在意甲保级区挣扎,马拉多纳的到来点燃了球迷的热情。首场比赛,圣保罗球场涌入5万球迷,他们高喊着马拉多纳,这让马拉多纳激动的热泪盈眶,他说自己在意大利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马拉多纳加盟的第一个赛季,那不勒斯名列第八,第二个赛季跻身前三,第三个赛季终于夺得冠军,年,那不勒斯再次问鼎意甲,马拉多纳为那不勒斯效力7年,总计出场次,打入球,率队赢得2次意甲冠军,1次意大利杯冠军,1次意大利超级杯冠军和1次欧洲联盟杯冠军。

他离开后,那不勒斯立即被打回原形,可以说,马拉多纳以一人之力,将一支弱旅带成了一流强队。意大利世界杯上,马拉多纳领衔的阿根廷对阵东道主意大利,比赛就放在那不勒斯举行,当地球迷一边为祖国加油,一边为马拉多纳喝彩,让马拉多纳感动不已。

而对阿根廷人来说,马拉多纳的封神之战上演于年墨西哥世界杯,在1/4决赛中,阿根廷撞上英格兰,因为有马岛战争的旧怨在前,所以这场比赛备受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