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地理视角看南极磷虾和南极帝王蟹5亿吨的 [复制链接]

1#

南极磷虾:5亿吨的“海上金矿”,我国将会成为最大“黑马”?

澳大利亚的塔斯马尼亚岛,每年都会吸引许多游客,-年度的游客量,甚至达到了96万人次。究竟是什么吸引了人们来到这里?

美丽的极光

前往此地的游客,几乎全都是为了观赏极光,因为这里是地球上最容易观看到南极极光的地方。那么南极极光是如何形成的呢?南极的环境是怎样的?有些什么资源?人类活动对它的环境,有何影响?

人类探测到超过5亿吨的“海上金矿”,是怎么回事呢?有何特点和价值?为何说我国将是最大“黑马”?

海洋金矿—磷虾

南极的环境

虽然人们对极光的美,非常向往和感到震撼,但没有人愿意在南极地区生活,前面提到的塔斯马尼亚岛,也并不在南极地区,只是有较适宜的,观赏极光的位置条件。

极光,是一种绚丽多彩的等离子体现象

人们之所以不在南极地区生活,不是因为它距离地球中心太远,毕竟这并不是人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主要原因就是,该地区气温极低,整片区域都被冰川覆盖,没有耕地可以种植,也没有森林可以利用,唯一丰富一点的就是海洋的渔业资源,不过就这一条件,还不至于让人们定居于此。

南极冰雪风光

数据显示,南极地区的气温常在零下50摄氏度,有些区域和时间段,甚至在零下80摄氏度,这样的低温环境,人们要想在这生存,的确很难。

南极磷虾

能够适应南极地区,恶劣生存环境的动物勇士有,企鹅、海豹、虎鲸、南极磷虾等。其中南极磷虾的繁衍状况,最为惊人,它被认为是世界上数量最多的动物。

南极的海洋动物

-年间据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海洋研究科学委员等国际组织联合的海上调查表明,南极磷虾蕴藏量约5亿吨,不过这只是一个保守估计。

南极地区生活着好几种磷虾,南极大磷虾、晶磷虾、冷磷虾等,我们通常说的是南极大磷虾。磷虾主要围绕着极地生活,寿命在6年左右,采用的是群居的模式,所以有时候密度能达到每立方米内有约3万只磷虾。

身体半透明的磷虾

它们的活动区域不大,一般在繁殖地米以内的区域,而且都在浅水区。磷虾体长大约在42-65毫米,它的最大特点就是会发光。虽然体型不大,但它们的身体中,却有多处可以发光的部位,一般每2-3秒便会发一次光。

在南极的夜晚中,除了天空会出现奇幻的极光,它的水域中,也有一片片的发光体在游动,光是想象就知道,那场景确实很美。

会发光的磷虾

南极磷虾其实并不算虾,只是一种似虾的无脊椎动物,没有虾那样的颚足。为了生存,它们以浮游生物为食,不过因为食道和细小,主要以浮游植物为主,比如硅藻。

至于它们的身体为何能发光,是因为它们在摄取食物时,会从沟鞭藻类的食物中,获取一种可以在发光的器官中,发生反应、放出光亮的酶。不过这些光的作用,目前还没有定论,有人认为这是磷虾的一种求偶手段,有人觉得这是一种捕猎的手法。

南极磷虾会吃掉冰藻

南极磷虾对人类来说,非常有价值,因为它们富含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营养物质,最重要的是它们数量多,能够为人类提供很多很多顿美食,毕竟人们对于海产品的喜爱度,还是很高的。

除了作为食物,南极磷虾还可以被加工成,磷虾油等高附加值产品,创造不小的经济效益。磷虾的甲壳,还有较大的医用价值,可以说它们全身都是宝,人们显然不会放过这样一种宝藏生物。

一个磷虾群

南极磷虾的捕捞

南极磷虾的捕捞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那个时期捕捞量最大的国家,就是苏联,几乎全球90%的捕捞量,都是苏联的。这不难理解,当时的苏联科技水平远远领先世界其他国家,到南极地区进行渔业资源的打捞,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打捞量最大的国家是挪威

不过,其他国家的科技水平也不是一直没有发展,后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到了捕捞南极磷虾的行动中,都分到了一杯羹,目前捕捞磷虾量最大的国家是挪威。

第一的位置总是不太稳定的,因为总会有后继者想要赶超,挪威这第一的位置,可能也不太保得住了,南极磷虾捕捞的黑马国家,就是中国。我国对南极磷虾的捕捞行动,从年才开始,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成为捕捞磷虾的黑马。

-主要磷虾捕捞国产量

我国在年的磷虾捕捞量在3万吨,年达到了6万吨,从最初孤独的一艘渔船,增加到了数艘,捕捞工具也有所更新。年我国自主建造的捕捞船——深蓝号试水成功,它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渔业捕捞船,集捕捞、加工、包装为一体,预计年鲜虾捕捞及处理能力可达数万吨。

该船型长约20米,型宽2.60米,可以在0.8米厚的冰区营运,也能够抵抗-25摄氏度的低温。虽然是我国专为捕捞南极磷虾,所设计的捕捞船,但它同时也能帮助科学家,进行南极科考作业,一举多得。

深蓝号

在深蓝号的帮助下,我国对南极磷虾的商业捕捞,自然有望成为全球南极磷虾产业的最大“黑马”。

生存威胁

也有许多人担心,人们对南极磷虾的大量捕捞,会不会又将其变成濒危动物了,毕竟人类也不是没做过这样的事。

南极磷虾的结构示意图

据CCAMLR统计,南极磷虾的储量还非常丰富,而捕捞分区的综合捕捞量限额只有62万吨,目前许多区域的实际捕捞总量只有20万吨。

所以并不存在磷虾的生存问题。

南极磷虾

生物学家还估计,只要每年的磷虾捕捞总量不超过万吨,南极磷虾就能维持正常的繁衍生息状态,不会影响南大洋海域的生态平衡。

毕竟南极磷虾是南极水域中,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如果它们的数量急剧减少,那么蓝鲸、长须鲸、企鹅、海豹等动物的生存状况,也会受到很大的威胁。

磷虾的生物链

了解南极

南极大陆的著名特产地形,就是冰川,它的冰川总量占了整个地球的90%以上。

这些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冰川,实际上是人类不可或缺的淡水资源,它们的形成依靠的是,某个大降雪时期,那些降雪落在南极地面,慢慢的压成一片片雪花,最后积雪成冰。

冰川是地表重要的淡水资源

数据显示,南极冰川所拥有的淡水总量约占了全球淡水总量的72%。

不过,人类的许多活动,已经对南极地区的环境,造成了影响。

温室效应示意图

比如全球变暖,南北极的冰川有融化的趋势,而这正是因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排放了大量的温室气体造成的。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如果不加以控制,等到南极地区的冰川全部融化,导致地球上的海平面将会上升50~60米,到时候,可就不仅仅是部分沿海低地和平原被淹没了。

海平面上升

而且南极冰川融化,也就意味着人类需要的淡水资源,消失了,这势必会引起世界范围内的,缺水问题,后果不堪设想。南极地区虽然不适宜人类生存,但还有部分生存力较强的动物,生活在该地区,冰川融化也就意味着,它们的栖息地在丧失,这很可能会影响到物种的延续问题。

科学家通过遥控潜艇在南极近海大陆架下面发现了惊人的事实,该发现让人“密集恐惧症”都犯了,他们到底发现了什么?原来,在这一地区存在了00多万只巨型帝王蟹,从基本情况来看,它们简直霸占了这一海底盆地。

这些帝王蟹是我们日常看到的那一种吗?它们对生态有哪些危害性?它们分别入侵了哪里?有什么方法可以解决吗?这些席卷欧洲,入侵南极,长得像巨型蜘蛛的帝王蟹到底有多可怕?如果每吃一只都是在拯救世界的话,人类为什么不将它们“吃光”呢?

大举入侵的“帝王蟹”

相信很多人认识帝王蟹都是通过网络上一些美食博主的视频,在这些视频中他们会展示帝王蟹的大小,然后再展示这种螃蟹的肉质和食用方式,使得不少人非常想尝尝。

可大家不知道的是,被人类端上餐桌的帝王蟹,实际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侵略性的物种,这些年间,它们先是席卷了欧洲,后来又入侵了南极。

凭借着自己超大的体型,四处“征战”。这种情况对于它们入侵地区的物种来说,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毕竟帝王蟹可不是什么“软萌可欺”的生物,它们属于顶级掠食者。那么,帝王蟹到底是怎么将自己的“触手”伸向那么多地方的?它们的入侵到底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帝王蟹到底是什么。因为螃蟹的种类非常多,所以许多人对于帝王蟹、皇帝蟹等一直傻傻分不清楚,毕竟看起来帝王和皇帝并没有什么区别。帝王蟹的种类非常多,大约有3种,它们属于石蟹科的甲壳类生物,并不算是真正的螃蟹。

2年月28日,英国《太阳报》报道,近日俄罗斯巨型红帝王蟹出现在约克郡海岸。这种帝王蟹可以长到6英尺宽(约.82米),28磅(2.7千克)重,肉质甜美,这令当地渔民非常兴奋。毕竟在过去的几年里,这种螃蟹从未在英国附近的海域出现过,但同时,他们也担心这些帝王蟹入侵可能会对本土物种造成危害。

帝王蟹又名石蟹或岩蟹,即石蟹科的甲壳类,不是真正的螃蟹,因其体型巨大而得名,素有“蟹中之王”的美誉。繁殖能力强,数量爆炸性增长,每只母蟹每年可产近万只成活小蟹。既然帝王蟹的总量并不少,为何其售价还如此昂贵呢?一只帝王蟹的身价在某宝基本都在千元以上。

大多数时间,帝王蟹喜欢生活在比较寒冷的深海地带,比如北太平洋的冷水海域中就存在着大量的帝王蟹。本来这种生物因为肉多且肉质鲜美成为了人们餐桌上的食材,可是随着环境的改变,帝王蟹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性日渐凸显出来。

首先就是帝王蟹对于巴伦支海的入侵,这一地带是北冰洋的陆缘海之一,距离欧洲地区非常的近,而帝王蟹席卷欧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原来巴伦支海虽然位于北冰洋,但是因为暖流的原因,这里的海水是终年不结冰的,并且有相关地理常识的人都知道,洋流会带来丰富的“饵料和营养物”。

英国帝王蟹属于深海蟹类,生存深度达米之深,生存水温在2-5℃。帝王蟹能够生存的最低水温是.4℃。光帝王蟹的品种有一百多种,其中最有名且最常见的是红帝王蟹,最早分布于北太平洋沿海海域,堪察加半岛、白令海峡、布里斯托湾等。而在20世纪60年代,苏联科学家将其带到了巴伦支海,自此帝王蟹不断迁徙,入侵挪威,并渐渐成为挪威渔业的标志产品。因此,在上世纪六十年代,随着苏联科学家一起到来的帝王蟹就在巴伦支海当中开始安家繁衍。许多人可能会说,这不是好事吗?帝王蟹长得越快,数量越多,人类能够捞起来吃的就更多了。可是随着全球变暖的加剧,本来生活在巴伦支海当中的帝王蟹开始了“扩张”,将领地扩大到了斯瓦尔巴群岛。谭老师地理工作室综合整理

本来就繁衍速度极快且个头很大的帝王蟹,到达这里之后立即就变成了生物链的霸主。将当地的生态搞得一塌糊涂,这种可怕的繁衍速度和武力征服方式,凸显出了帝王蟹的可怕之处。

要知道,帝王蟹的臂展长度最长可达到.8米,这与一个成年男性的身高一致了。除了有着长长的步足之外,它还有着厚厚的甲壳,可以说不仅“能攻”还能够“防御”,在这种情况下,性情凶猛的帝王蟹在没有天敌的海域简直就是所向披靡。

那么,科学家在南极发现的00多万只帝王蟹又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比利时根特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潜艇观察到了南极洲近海大陆架地下的帕尔默深海中,存在着00多万只帝王蟹。

这些帝王蟹的个头都很大,臂展长度都在一米左右,当时科学家发现它们时都非常差异。因为帝王蟹虽然喜欢在比较寒冷的水域中生活,但是它们能够生存的最低水温为.4摄氏度,按理来说,南极海水的低温应该不适合它们生存的。

可是事实就是,这些帝王蟹不仅在这里生龙活虎,还迅速繁殖到了这种规模。难道说它们都进化了吗?已经可以适应更低的水温了?

当然不是,想必真正的原因大家都知道了,正是“全球变暖”。由于全球变暖,导致南极海域的水温快速升高,从前寒冷的水域如今变得“温暖”了起来,这种情况下,帝王蟹可以在这里任性的繁殖和生存。

作为武力值爆表的顶级掠夺者,帝王蟹在南极海域当中基本没有对手。它们把这里生活着的棘皮生物“杀”得干干净净,可以说,在这一片海域当中大部分生物都因为帝王蟹的入侵遭受了灭顶之灾。面对这一情况,生物学家都表示非常头疼。

此外,佛罗里达理工大学生物科学系的主任表示,地球上变暖最迅速的南极半岛西部海洋温度上升将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使帝王蟹的种群从当前的深海栖息地迁往较前大陆架。威胁整个南极生态系统。

那么,既然帝王蟹对环境的破坏性这么大,人类为什么不用“食欲”来制裁它们呢?如今地球上有这么多被人吃到濒危的物种,如果每吃一只帝王蟹都是在拯救地球,那么为什么不开展“全民吃蟹”活动,把这些帝王蟹消灭掉?

“艰难”的捕蟹人

相信绝大多数人都有这个困惑,要知道帝王蟹的价格一直都居高不下,如果它们真的仗着体格大四处“欺男霸女”的话,人类为什么不捕捞它们来吃呢?这就要从捕蟹人的经历来说了,作为海洋中的“顶级掠夺者”之一,帝王蟹显然不会像寻常的小鱼小虾一样任由人类捕捞的。

根据研究数据来看,从事捕捞帝王蟹行业的人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毫不夸张地说,在捕蟹时节,白令海峡附近每过一周就会有一个捕蟹人因为种种原因失去生命。

原来,由于帝王蟹的长度和体格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使用寻常的装备是抓不到这些大家伙的。渔民往往会使用钢制的捕蟹笼来捕捞帝王蟹,这些捕蟹笼的重量高达公斤,有任何操作不当的地方都会给捕蟹人带来生命危险。

所幸帝王蟹对于捕蟹笼中鳕鱼的诱惑还是无法抵抗的,所以大部分时间捕蟹笼都能捞上点“收获”。可是将捕蟹笼打捞起来也很困难,因为所处的海域不仅非常寒冷,还有狂风和巨浪,这时在风浪中摇摇欲坠的捕蟹笼可能会导致船体不平衡,最终被巨浪掀翻。

严苛的捕捞条件

()捕捞环境恶劣,工作危险性大北极圈纬度高,气温低,捕蟹船的船员工作环境通常只有零度左右,而且风暴多,风浪较大,需面临时速每小时超过26公里的强风,以及垂直起伏高度达0米以上巨浪,随时面临翻船的风险。

捕蟹工作的危险性很高,数据显示,99-年,阿拉斯加捕蟹人的死亡率是每0万人中死亡人。

(2)捕捞工具重,操作难度大目前,商业捕蟹都是用蟹笼来捕捞的,蟹笼需要用强力的起重机沉入-米深的海域并且浸泡一到两天后捞起。这种巨大的笼子由覆盖尼龙网的钢架构成,尺寸一般在长宽两米高一米左右,每个空蟹笼就有公斤重。

尽管如果捕蟹之旅满载而归的话,船上的捕蟹人都能获得丰厚的奖金,但是跟这一职业的危险性相比来说,这就是在“拿命换钱”。这也是为什么帝王蟹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为捕捉它们的难度和成本是非常高的,所以即使人类能靠着“吃”将入侵的帝王蟹消灭,也要考虑有没有实力能够将它们大规模捕捞起来。

达到销售标准的帝王蟹会暂存在船上的储水箱中,水温过低、过于拥挤都可能导致死亡,其价值也会大大降低。我们国家附近海域无法满足帝王蟹的生长需求,所以国内市场上的帝王蟹都需要进口,运输成本较高。

帝王蟹在国外主要分为南方帝王蟹和北方帝王蟹。

南方帝王蟹主产地为智利,供应量少,运输距离长,暂无直航航线,因此以冻品为主。

北方帝王蟹产地主要有美国阿拉斯加、俄罗斯、挪威、瑞典等。挪威、瑞典的帝王蟹,主要以空运形式进口,路途遥远,成本同样很高;

其中俄罗斯帝王蟹,肉质鲜美、存活率高、距离中国较近,成为中国进口商们的首选。即便是这样,从俄罗斯源头产地达消费者手中,最少要经过4道环节,最快也需要5天时间。

在达到消费者手中前,商家还需要为帝王蟹创造良好的暂养环境来延长其生命。暂养池不仅需要三次过滤海水制冷,水温精准控制.5℃;尽管如此,每次的转运、换水都会造成帝王蟹的损耗,所以鲜活帝王蟹的价格就会非常高。帝王蟹的高身价,其实是整个产业链各环节的综合体现。

更何况南极洲的生态环境已经非常脆弱了,如果放任捕蟹船进入其中作业的话,很难说是收益更多还是破坏更多。看到这里想必大家都懂了,目前针对帝王蟹泛滥的问题并没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法,大家觉得简单粗暴的使用“吃”就能解决是不太可能的,除非未来我们对帝王蟹的捕捞变得更加容易。

并且,食用海鲜其实也是有“风险性”的,如今人们对于自己的健康越来越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