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血战德干高原马拉塔战争 [复制链接]

1#
北京市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一、马拉塔联盟的崛起与莫卧儿帝国的衰微

在开始讲述本文主角马拉塔联盟的故事之前,我们先把目光放到在18世纪初统辖印度庞大疆土,但已身处暮色*昏的莫卧儿帝国身上。其时帝国的最高统治者是奥朗则布,他终其一生都在举全国之力想要统一南印度德干高原。但奥朗则布常年大*南征的背后,也承担着帝国财*的严重消耗以及帝国内部不断的*治斗争和叛乱。同时奥朗则布一直未能彻底平定南印度的残存势力马拉塔,马拉塔对帝国的反抗始终风起云涌。内外交困的帝国窘境导致奥朗则布一直疲于奔命,四处率*救火。年,奥朗则布死于从南印度征战的归途,享年89岁。奥朗则布留给后代帝国统治者的,是看似疆土几乎覆盖全印度,但内部派系斗争分裂,财*系统濒临崩溃的危机四伏的老大帝国。

现在们回到本文的主角——马拉塔联盟。笔者更愿称马拉塔为“联盟”,而非“帝国”,即便马拉塔也曾拥有过与大帝国相称的庞大疆土。马拉塔的诸方势力因为马拉塔强大的*事征服能力和*事影响力而团结在一起,但马拉塔始终没有形成强大有力的中央集权体制。早期马拉塔人主要负责*事服役,参加*事训练,而这部分半职业*事群体由于自己的兵源地马哈拉施特和所说母语马拉提语而被统一称作“马拉塔”,以示区分于其他王国内的*事组织。17世纪中期,西瓦吉在与莫卧儿的斗争中缔造了马拉塔人自己的国家,其坎坷建国历程在此不赘述。马拉塔在常年训练征战中形成了一套自己独特的*事战术体系,其早期出击作战以轻骑兵为主,依仗强大灵活的机动能力,四处运动游走,袭扰庞大臃肿的莫卧儿*队。同时,马拉塔人也充分利用国内多山崎岖的地形,修筑大量*事堡垒要塞进行对外防御,并将其作为国家的经济*治核心,一些大型要塞(如金吉)就连莫卧儿的攻城器械也只能望而兴叹。因此,马拉塔在本国北境失陷,邻邦灭亡的情况下发挥自身优势攻守结合,成功抗争莫卧儿帝国达几十年之久,并持续给予帝国*队以有效打击。

马拉塔骑兵

奥朗则布死后,莫卧儿帝国的财*与土地制度已接近崩溃,帝国的各省总督也各自心怀*胎,想要使自己所管帝国区域成为自己的独立王国。同时,因为马拉塔联盟复杂的内部因素,马拉塔国王逐渐大权旁落,马拉塔的佩什瓦(马拉塔首相,百官之首)转而成为马拉塔实际最高领导人。在马拉塔上下齐心对残破的帝国进行长期进攻后,年,马拉塔占领德里,控制了莫卧儿皇帝。莫卧儿作为一个帝国已在实际上成为了听人使唤的傀儡和一段终结的历史,印度的新霸主是马拉塔联盟。

马拉塔骑兵(中间)步行作战,与印度教盟友进攻莫卧儿城堡

就在马拉塔联盟占领德里的同时,年,英国东印度公司继之前在孟买建立商业贸易站后,又在孟加拉对当地印度王公发动了普拉西战役,并取得完全胜利,孟加拉成为了英国在印度殖民扩张的新基地,其拥有庞大的人口和资源禀赋,与过往建立的沿海商站不可同日而语。新的以欧洲工业资本剥削为核心的全球殖民贸易时代已然降临在这片古老的陆地,纷乱动荡的印度即将迎来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马拉塔联盟作为牌局中的大玩家当然不例外。

二、决定印度未来命运的关键一战——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

在马拉塔对莫卧儿大举进攻的同时,而其他的周边势力如阿富汗、波斯等也早已不断的进*掠夺残破的帝国,大肆争抢属于自己的一杯羹。当帝国彻底沦为了废墟,马拉塔也就不得不直面其他势力的野心了。年,阿富汗大*在艾哈迈德沙·杜兰尼的统率下如往年一样南渡印度河,逼近德里,想要再次从印度捞一大笔。印度新霸主无法容忍新对手与自己争抢印度斯坦霸权和对德里的控制权,大规模冲突已在所难免。

正面大战爆发之前,有学者统计当时马拉塔联*核心部队六万人,加上其他参战盟*,民兵与仆从等,总兵力达到三十万之多,而阿富汗联*总兵力约为八万人。马拉塔*队看似庞大,但可堪硬战的核心精锐与阿富汗方相差不多。年,双方联*相互逼近,艾哈迈德沙选择避开马拉塔联*的锋芒,以逸待劳,让劳师远征的马拉塔联*在印度的雨季中无法组织大规模进攻。寻求主力决战的马拉塔*在长期迟滞和消耗中做出了错误决策,没有后退,却进*至远离方便进退的主干道的的帕尼帕特。而后阿富汗*抓住战机侧后包围,断绝了马拉塔*队的补给线和其归路。马拉塔联*在承受着持续的兵员损失,补给难以为继,正中阿富汗联*的下怀。

印度电影《帕尼帕特》剧照。马拉塔联*步兵在决战之日发起冲锋

双方正式决战于年1月14日早晨在帕尼帕特打响。战斗最开始,马拉塔联*虽因补给耗尽困饿交加,却凭借无畏彪悍的精神力量发动攻势,并在右翼和中路对阿富汗正面部队取得了明显优势。但同时,马拉塔联*组织协调迟缓失灵的问题也明显暴露,各部队各兵种缺乏有效的配合,各自为战,同时,他们的火炮也没有阿富汗方的火炮有优势,阿富汗利用自己大量灵活的回转炮有效火力压制了对手,双方激烈战斗,陷入僵局。战斗进入下午,马拉塔*队普遍逐渐陷入体力不支的状态,为了避免全*疲劳导致战役失败,马拉塔中*指挥官斯瓦维斯·拉奥组织起了中*的主力骑兵,向阿富汗主帅方向发起了*博性的冲锋,但不久便战死,这个消息严重动摇了马拉塔联*的*心。此时,阿富汗最后的预备队也投入战场发起反冲锋,马拉塔联*因*心动摇,疲惫至极而无可挽回的崩溃了,激烈对抗的战斗变成了一边倒的追击歼灭战。此役,马拉塔联盟核心*力基本全*覆没,包括马拉塔领导人两个儿子在内的大量高级将领阵亡。

印度电影《帕尼帕特》剧照。决战结束后,阿富汗联*主帅艾哈迈德沙骑马走过尸横遍野的战场

这场具有重大意义的战役史称第三次帕尼帕特战役,这是一次两败俱伤的战役,双方都没有达成各自的最终战略目的,反而严重损兵折将,阿富汗方在惨胜后无力入侵,被迫撤*。相较而言,马拉塔联盟在此战役的战略层面的失败更加严重,其核心精锐损失殆尽,再无力继续大规模对外扩张,此后的马拉塔联盟也逐渐陷入分裂。从全印度的宏观战略层面来看,这场战役的意义更加重大,其恰好发生在英国在孟加拉站稳脚跟,开始整*经武谋求扩张后的不久,这场战役使得英国获得了宝贵的战略机遇期,英国不仅对内能够在较为和平的环境下加紧对孟加拉进行殖民地化改造,而且对外能主动择机利用印度的分裂趁虚而入,渔翁得利。印度因马拉塔联盟的惨败而失去了未来可以更好抗击英国的强大力量。

至于英国兼并全印度后,在19世纪英俄大博弈背景下入侵唇亡齿寒的阿富汗,却在阿富汗折戟沉沙,大败而归,又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三、帕尼帕特战役后的马拉塔乱局

马拉塔残破的*队和侥幸逃生的官员从帕尼帕特战场逃回本国,向国人宣告了战役的惨败,马拉塔联盟因几十年*事胜利而维持的凝聚力深陷危机。

马拉塔佩什瓦之前号令四方的威风不再。原本归附马拉塔的辛迪、朋斯拉等家族性势力建立了新王国。所幸在佩什瓦优秀的说服力与民族情感的号召力下,这些势力与马拉塔维持了盟约,尊浦那的佩什瓦为盟主。但马拉塔佩什瓦的权力也从此不得不分散一部分到各地的贵族手中,地方的权力日渐膨胀,这也导致了日后英国能利用联盟不那么紧密的领导,从中施展手段,在联盟中分化瓦解反对自己的力量。而在南印度,一批对马拉塔离心离德的*官和当地实力派新建立了迈索尔、海得拉巴两个国家,并趁马拉塔内乱对马拉塔发起了进攻,所幸最后马拉塔获胜,三国进入了长期的僵持状态,时有战争。

而马拉塔的最高权力也陷入了内部的争夺。在前任佩什瓦巴拉吉·巴吉拉奥因帕尼帕特惨败消息郁郁而终后,其17岁的次子马德哈夫·拉奥继任了佩什瓦,他的叔叔拉古纳特·拉奥因马德哈夫的年轻而成为代理摄*,此人权力欲望极重,与自己的佩什瓦侄子*治斗争不断,日后因与侄子争权失败成为了英国人在印度的棋子之一。

此时的印度形成了“四国演义”的局面,这四国在本时期都对印度*局的未来具有重大影响力。其中三国是印度本土的马拉塔联盟、海得拉巴和迈索尔,第四国则是占领孟加拉并拥有几个沿海商站的英国东印度公司殖民者。此时的印度各邦国因为错综复杂的种姓、家族、领土等矛盾而时常大打出手,没有形成如同正在欧洲地区兴起的近代化民族主义共同意识,更没有把英国这些异邦人视为全印度共同的敌人。

此时的英国人也正在紧锣密鼓的部署自己下一步对外扩张的计划,并继续整*经武。在帕尼帕特战役前,出现在孟加拉附近的马拉塔*队就曾令东印度公司上下惊恐不已。现在,英国人决定对外扩张,就务必要壮大自己的*力。东印度公司就地取材,使印度土兵构成了英国人今后在印度殖民扩张的主力*。在年的普拉西战役,克莱武指挥的英*部队有两千印度兵和九百欧洲人,到了年,马德拉斯当局的兵力规模达到九千人,年,孟加拉当局的常备兵力达到了三个旅的规模,每个旅有六个印度营、一个欧洲营和一个炮兵团。年,随着七年战争的印度部分以英国人的全面胜利,法国人的全面失败而告终,英国成为了印度殖民力量的绝对主宰,于是可以专心向印度磨刀霍霍了。

英国本土陆*(左)、在英*服役的印度土兵(中)与英国本土*官(右)

年,指挥普拉西战役取得胜利的克莱武向伦敦公司董事会寄信,信中大致内容是,他很熟悉印度各地混战不止,毫无信任的情况,他可以利用这个情况率领人便征服印度各地。尽管克莱武的信中内容狂妄自傲,但此信确实正确阐明了印度局势,为未来英国在印度的扩张之路提出了正确的主要策略:英国作为当时在印度势力较弱的存在,想要击垮印度的全部本土势力,就势必要细心利用印度各势力彼此之间的矛盾积极合纵连横,策动一系列印度内部的战争,让他们自相残杀,从中渔利。所以接下来几十年里的马拉塔和英国以及周边邻居的战争大多以内外部错综复杂的*治和外交斗争为主,*事只是*治和外交的必要辅助,*治外交的形势也是各方*事形势以及战争结果的关键促成条件。

而此时印度错综复杂的诸方势力的存在让这段历史上的*治和外交斗争内容格外庞杂,笔者从中筛选出了与本文主题马拉塔战争相关性较强的*治外交历史事件,以简化文章内容,利于读者浏览,但请读者注意,本文列出的当时的*治外交事件只是当时印度大陆上复杂形势的冰山一角。

四、不成功的代理人——第一次英国-马拉塔战争

马拉塔联盟的马德哈夫佩什瓦逐渐主掌了权力,在佩什瓦的力挽狂澜下,联盟不仅*局归于稳定,并且逐渐恢复了在帕尼帕特战败前的大致领土范围,他有效领导了马拉塔恢复元气,走向复兴。但历史留给马德哈夫和马拉塔的时间很有限,年,马德哈夫留下刚刚复兴的马拉塔撒手人寰。马德哈夫之死给英国提供了在联盟内部伺机而动的机会。马德哈夫死后,新的佩什瓦上台,与在前文我们谈到的马德哈夫的叔叔拉古纳特关系极为不和,短短九个月后,新佩什瓦就被拉古纳特指使的刺客所杀,拉古纳特如愿成为了佩什瓦。但拉古纳特刚刚上台就遭到国内反对派极为愤怒的对抗,拉古纳特最终仓皇逃离了浦那。

英国人立刻抓住这个机会,向拉古纳特抛出了橄榄枝,答应派遣一支人的*队支持他的事业,并在年3月与其签订了《苏拉特条约》(SuratTreaty)。条约规定,作为拉古纳特被英国人*事支持的回报,如果拉古纳特成功返回浦那成为佩什瓦,他将割地并提供英*的*费,此外还不能与英国的敌人结盟。英国人完全是把拉古纳特利用做安插在马拉塔联盟内的代表英国利益的傀儡,而拉古纳特接受了以上英国人的条件也显示其对权力的贪婪。值得注意的是,和拉古纳特达成的这一系列协议是英国孟买当局单独安排并实行的,协议开始实行后遭到了孟加拉当局的反对,并向孟买送去了抗议信,但此时计划已经开始运转,无法停下了。

年5月,英*和拉古纳特共同进攻萨尔赛特,在阿拉斯平原遭到了马拉塔*队的顽强抗击,马拉塔*队彪悍勇猛的战斗素质让不熟悉环境地形,未能展开队形的英*被打得晕头转向(但国内外多方文献资料对此次战斗结果的描述出入很大,有的学者认为马拉塔胜利,有的学者则认为英国胜利,本文采取的观点为马拉塔胜利,请读者注意——笔者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拉古纳特和支持他的英*在古吉拉特一直进行运动战,双方打得互有来回,拉古纳特一直没能在英国人的帮助下重新入主浦那,孟买当局扶持傀儡的如意算盘没能打成。11月,强烈反感孟买当局*策的孟加拉当局派遣代表前往浦那和马拉塔联盟进行和平谈判,四个月后,双方签订了《普兰达尔条约》(PrandarTreaty),此条约宣布先前的《苏拉特条约》作废,英国归还马拉塔在古吉拉特的领土,撤回对拉古纳特的支持,但同时也规定一部分地区征税权归英国人,佩什瓦还要支付战争赔款和拉古纳特的定期津贴。这个条约足见英国人即使没能实现战争目的也仍然贪婪无度,理所当然的最终没被马拉塔接受并生效。眼见孟加拉主持谈成的条约要失效,孟买也趁机向孟加拉发难,强行带走了拉古纳特到孟买,如此一来,这个条约更成为了一纸空文。马拉塔和英国的战争进入中场休息。

年,马拉塔的*府高级官员热情接待了一位来自法国的冒险家谢瓦利埃德圣吕班(ChevalierdeSaintlubin),并答应赠予法国一个通商港口。马拉塔此举严重刺激到了正在全球范围和法国进行激烈竞争的英国人的神经,马拉塔和法国人结盟的流言四起,孟买当局决定与马拉塔重开战端,孟买的这个决定也得到了远在伦敦的公司董事会的书面支持。年11月,一支由欧洲人、印度人组成的*队向浦那进*。马拉塔联盟得知消息后迅速组织庞大*队进行正面抗击。1月9日,英*在行进至台勒冈地区时遭遇马拉塔主力,马拉塔凭借自身历史悠久的骑兵优势最终击败英*,取得了战斗的胜利。

英*战败后,被迫在瓦德冈与马拉塔签订了《瓦德冈条约》(WadongarnTreaty),条约规定孟买当局应归还拉古纳特拉奥,取消对其的支持,归还自年起侵占的全部马拉塔的领土,英国应撤回侵略*队。该条约的签订是马拉塔联盟抗英事业的一次重大胜利,英国东印度公司不但没从中捞到任何好处,还要因战败而收缩自己的领地和*事行为,此外,寄人篱下的拉古纳特也最终野心破碎,成为了一颗无人关心的弃子。英国驻印度总督黑斯廷斯将此条约的签订视为大英帝国的耻辱,并拒绝执行该条约,他曾写到:“我们已经否认了瓦德冈条约,可要是我们能把我们民族蒙受的丑名再轻易地洗刷掉,那该多好!”

无论如何,英国第一次对马拉塔的攻势算是全面失败了。

五、合纵连横——英国拆散印度三国抗英同盟

马拉塔对英战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印度的人心士气,此外,南印各国在与英国的长期交往中,也逐渐认清了英国的贪婪狡诈以及对印度巨大的野心。迈索尔和海得拉巴这几十年也时常受到英国的操纵,在自相残杀时被英国人摘了桃子。年,迈索尔的领导人海德阿里向古兰经发誓,要不惜一切代价将英国人彻底驱逐出印度,然后联合在不同程度上同样对英国心怀不满的马拉塔联盟和海得拉巴,建立了反英同盟,并立即分头出兵向英国在印度的不同领地进发,其中马拉塔联盟的*队按计划直接扑向了孟买和孟加拉两处英国在印度的主基地。

这次印度各国联合反英的努力对英国印度当局的震慑极大,一旦印度人真的联合起来共同要消灭自己,那么英国在印度的过往努力都有可能在印度的大规模反英攻势下灰飞烟灭,为此英国人意图通过同盟自身的漏洞将其瓦解。由于迈索尔是本次同盟的发起国,其反英立场最为坚决,无法拉拢,英国遂决定在海得拉巴和马拉塔联盟上大做文章。

首先,英国找到了海得拉巴,向其归还了被英国侵占的贡土尔县,使得海得拉巴最先被满足,并脱离了联盟。然后马拉塔的朋斯拉家族又被英国单独贿赂,也退出了。剩下的迈索尔与马拉塔联盟中的佩什瓦和辛迪家族仍然在联合作战。黑斯廷斯从孟加拉派遣了一支*队横穿印度中部,企图向马拉塔的浦那进*。一开始英*在印度西部战线确实攻克了几个地方,但后来马拉塔的辛迪给予其一连串的打击,使英*进*浦那的计划最终失败了。在东线,迈索尔也与英*打得有来有回。

在两线作战陷入僵局的情况下,英国决定继续分化同盟,首先给予组织松散的马拉塔联盟下的辛迪以打击,迫使其转变反英立场。年,英*集中力量向辛迪的领土发起进攻,辛迪和英*虽然各有胜负,但总体来说辛迪方处于明显的劣势,辛迪面对此时的败局,不得不单独向英国求和,于年5月17日与英*签订了《萨尔培条约》,该条约规定英国占有萨尔赛特,并恢复战前双方的领土范围。但此条约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标志着原本地位低于马拉塔佩什瓦的辛迪已经具备了左右整个马拉塔联盟大*方针的重大影响力,随着辛迪向英*单独求和,马拉塔的佩什瓦最终也不得不接受了该条约,使得马拉塔联盟退出了反英同盟。

随着马拉塔的退出,三国反英同盟也彻底消亡,仅剩迈索尔孤*奋战,迈索尔在此不多详谈。此次同盟的瓦解标志着英国在印度面临的一次严重的危机得以消除,英国也在此次的危机外交中争取到了对印度部分势力的暂时的宝贵的和平,得以全力对抗迈索尔。黑斯廷斯后来回忆道:“(《萨尔培条约》的签订)是英国征服印度过程中的转折点之一。”如果当时印度反英同盟能够排除万难,保持紧密的团结,印度的历史或将彻底改写,但当时印度各地复杂混乱而纠缠不休的矛盾使这种后人设想的历史注定无法实现。

六、马拉塔和英国的二十年短暂和平

马拉塔和英国之间暂时偃旗息鼓,但各自都没有歇下来。

辛迪的领导人马哈达吉辛迪亚通过一个名为德布吉涅的法国人接触到了当时欧洲最先进的线列战术*事思想,便迫不及待的委托后者为马拉塔训练了一支装备有先进火器的,采用欧式*事战斗条令的现代化的*队。马拉塔新式*队的具体信息现在已不可考,我们只知道马拉塔的新*总共有数万人的规模,装备与战术均师承欧洲,也有学者声称马拉塔的土制火器非常物美价廉。辛迪亚利用这只支新*队在周边对地方土邦势力打了几次胜仗,体现了马拉塔人对外来先进思想的重视与*事现代化的努力。其他土邦、派系的领导人似乎也邀请过欧洲探险家来组建自己的新*。

此外,马拉塔也有时与英国人联手,对周边的小国如迈索尔发起攻势,换言之,英国人还在采取长袖善舞的外交手段挑动印度诸国兵戎相见。此时的英国印度当局因伦敦议会于年通过的《庇特法案》而被迫暂时中止了在印度的直接扩张势头,转而消化既有扩张成果,并继续在幕后对印度各国挑拨离间,削弱各方。马拉塔在一系列战争中也确实获得了一些周遭的土地,但英国人在这几年挑动的印度内战中所获得的各种利益更加巨大,短视的马拉塔人尚未意识到英国人积极参与印度内部战乱的背后隐藏的阴谋。

现在回到马拉塔内部。年,佩什瓦因不堪忍受当朝权臣的独断专行,愤而自杀,继任者巴吉拉奥二世是叛国者拉古纳特之子。此人不善治国理*与*事,却热衷于玩弄权术,一直在分化马拉塔内部各派别势力,借此巩固自己的地位,引起马拉塔内部的矛盾乃至互相敌视,马拉塔日渐沉沦。

年,韦尔斯利(Wellesley)上任英国驻印度总督。新任总督风格冒险激进,使得英国在印度一改前态,重启扩张。年,强硬反英的迈索尔在英国的常年离间与武力双重攻势下灭亡,此前海得拉巴也沦为了英国的藩属,其余地方势力弱到无法对英国形成威胁。英国人在印度的对手一个接一个得以解决,唇亡齿寒的马拉塔即将直面杀红了眼的英国人已经沾满印度人鲜血的屠刀。此时的马拉塔内部还在因新佩什瓦的权术游戏而陷于内战之中。

七、日薄西山——第二次英国——马拉塔战争

年,巴吉拉奥二世终于玩火自焚,被长期内战的马拉塔的地方实力派攻占了浦那,逃窜到英国人控制下的巴塞因港,不得不与英国人签订了《巴塞因条约》,以图借英国人的帮助恢复自己的地位。佩什瓦的行动与三十年前自己父亲的所作所为几乎完全一致,可以说是有其父必有其子了。但更严重的是,该条约允许英国在佩什瓦领地内驻*,并由佩什瓦割让英国以足够支付驻*费用的领地,其余还有各种今后马拉塔的决策受到英国操纵监控的条款,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引狼入室的卖国条约。

头脑比佩什瓦清醒的马拉塔诸王公一致拒绝了这个条约,于是韦尔斯利顺理成章的借机对马拉塔宣战。但国难当头,马拉塔各势力仍然在战和问题上立场不一,辛迪和朋斯拉联合动员了包括新训练的4万欧式新*在内的25万大*对英开战,霍尔卡和盖克华则保持中立,马拉塔内部此时此刻不团结的局面也要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英国人长期在马拉塔内部制造矛盾割裂各方的努力。英*方面在印度各地共有5.5万兵力,但装备水平与*事素养均明显高于马拉塔*队。战争分为两大主要战线,南部德干战线由韦尔斯利指挥,北部印度斯坦战线由热拉尔莱克(GerardLake)将*指挥。

在南线战场,8月8日,英*攻占艾哈迈德讷格尔,并继续前进。9月20日,韦尔斯利与自己的副官斯蒂文森上校分兵平行前进,自己率领七千英*,约定于9月24日会师,与马拉塔*队寻求决战。但到了9月24日那天,由于斯蒂文森的部队迷失方向加上之前情报失误,韦尔斯利的七千人,22门炮的英*突然与马拉塔的辛迪家族的包括1.5万欧式新*、两万骑兵、门炮在内的约四万马拉塔主力部队遭遇了。经过法国人训练的马拉塔*队也选择了很好的防御位置,驻地前后都有河流,便于应对突袭。但韦尔斯利经过细致观察,发现了马拉塔*侧翼的河流有一处未被发现的水浅渡口,渡河后可立即对马*侧翼突击。此时英*想要全身而退非常困难,于是韦尔斯利决定冒险一搏,指挥英*的苏格兰高地部队打前锋,立即在渡口渡河并摆开阵型发起进攻。同时辛迪的部队也发现了英*的行动,并立即变换阵型,炮击英*,十分训练有素,令英*惊讶。英*在马拉塔人的炮火中没有退缩,继续全力前进至预定阵地,趁辛迪的*队阵型未转换完毕立即发动总攻,并突破了后者的位于新阵线前沿的炮兵阵地,失去炮兵的马拉塔*队被迫向河边的阿萨耶村撤退,英*步兵采取刺刀冲锋、近距离集火射击等战术在中路左翼进展顺利。而此时英*右翼突然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冒进至阿萨耶的马拉塔炮兵阵地前,损失惨重,辛迪的领导人借此战机立刻指挥马拉塔骑兵从英*右翼发起反击,英*右翼危在旦夕。韦尔斯利当机立断,亲率英*骑兵向马拉塔骑兵发起进攻,自己的坐骑都在冲锋中打倒。曾经的马拉塔以轻骑兵称霸印度,但现在马拉塔武备逐渐废弛,对骑兵的重视也减弱了,所以训练有素的英*骑兵居然以劣势击败了优势马拉塔骑兵,夺回了战场主动权。关键时刻,马拉塔方的法*教官也临阵脱逃,无疑是给马拉塔火上浇油。马拉塔*逐渐被英*压缩到之前驻地的河畔,最后彻底崩溃,争相渡河而逃。此战此战是南线的大决战,马拉塔的辛迪损失约六千人,英*也损失惨重,伤亡约一千五百人,超过了参战兵力的20%,但终究以少胜多,获得了此次阿萨耶战役的胜利。此后,英*10月15日攻占布尔汉普尔,10月21日攻占阿西尔加尔。11月29日,朋斯拉的主力在阿尔冈被完全击败,12月15日,英*进占贾维尔加尔的坚固要塞,德干战线以英*的完胜结束。

阿萨耶战役示意图

韦尔斯利称阿萨耶战役为“比德干历史上任何一次都更为漂亮的胜利”,韦尔斯利充满荣耀的*事生涯从此开始。后来,韦尔斯利获封了使其名震千古的称号——“威灵顿公爵”。年,威灵顿公爵在滑铁卢战役指挥英荷联*彻底终结了法国皇帝拿破仑的霸业。

韦尔斯利-威灵顿公爵画像

北部的战线也相当顺利。在莱克将*的指挥下,年9月4日,英*以人的伤亡攻克阿里格尔,继续进*的途中与法国教官指挥的马拉塔*遭遇并击败了后者,法国教官竟向英*投降。9月16日,英*攻克德里,控制住了年老失明的莫卧儿皇帝沙阿拉里二世,缴获大批枪炮和财宝,马拉塔大*战败溃散。莱克将*乘机率领少量骑兵持续追击溃退的马拉塔*队。11月1日,长驱直入的英*骑兵在拉斯瓦里遭遇了严阵以待的马拉塔*队主力,后者以铁链连接的火炮阵为前锋,大量步兵在火炮后面集结待战。英*骑兵毫不畏惧的发动冲锋,将马拉塔前方部队阵型击溃,但马拉塔后方部队重新组织起来,再次稳定了战场局势,英*骑兵因兵力相对于马拉塔方明显不足而无法扩大战果,但仍然坚持奋勇拼杀,战场陷入胶着状态。双方激战两天后,英*步兵终于抵达了战场,他们的到来彻底改变了战场局势,英*最终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拉斯瓦里战役是与阿萨耶战役一样对此次战争有决定性影响的战役,此战英*伤亡八百多人,而马拉塔*死伤遍地,不计其数。英*骑兵此次在明显敌众我寡的形势下能够动摇马拉塔*队阵型,并能坚持与优势敌*战斗两天,坚守到友*增援到来,英*之优良*事素质可见一斑。此外,在其他各次要战场,英*也连战连捷。

拉斯瓦里战役示意图

马拉塔山崩般的*事失败令主战的朋斯拉、辛迪两大势力彻底丧失了抵抗意志,被迫于年年底分别与英*签订了包括割地、英国有权干涉重要内*、允许英国驻*等条件在内的不平等合约以换取和平。

但此次战争并未结束。在开战之初因与辛迪家族有矛盾而没有与其联合抗英的霍尔卡也在年遭到了英*的进攻。最初霍尔卡发挥马拉塔灵活机动的老传统诱敌深入,于8月在穆坤达拉山口成功设伏并击溃了1.2万人的英*部队。难得的胜利令霍尔卡备受鼓舞,于是*队迅速向德里推进。10月,霍尔卡包围了德里,但因驻守英*的顽强抵抗而未能攻下。此后,战争的天平重新向英*倾斜了。11月13日,一支霍尔卡*队在迪格被英*击败,11月17日,霍尔卡领导人指挥的主力部队被莱克将*率领的骑兵击溃,霍尔卡势力被迫逃往了旁遮普。年下旬,英*向旁遮普的霍尔卡继续进*,年末,霍尔卡最终投降,和先前战败的朋斯拉与辛迪一样签订了代价惨重的不平等条约。

此次战争,马拉塔联盟可以说是一败涂地,苦心经营的欧式*事改革成果全部在战争中付诸东流,马拉塔内各战败势力将大量的土地和行*自主权割让给了英国人,更不用说在战前便已签好卖国条约的佩什瓦了,此后英国人可以随时监视并干预马拉塔联盟的行为。而在英*攻克德里后被英国控制的莫卧儿皇帝也不得不宣布所有英东印度公司所辖土地与保护邦皆脱离帝国管辖。此次战争后,独立自主的马拉塔已名存实亡,而从前被马拉塔拿捏的莫卧儿皇帝也成为了英国的傀儡。此时的英国已经成为了印度实际的主宰。因为同时期在欧洲正异*突起的拿破仑成为了英国的最重大威胁,英国没能倾斜足够资源到印度地区发动更大规模的战争,主战的韦尔斯利——威灵顿公爵也在年8月因战争狂热遭致东印度公司董事会不满而被调回了不列颠本土,这让马拉塔幸运的能够苟延残喘。但马拉塔联盟已是砧板上的鱼,随时待宰,属于马拉塔的帝国荣光已经消失了。更有学者认为此次战争和一系列相关条约的签订已经意味着马拉塔联盟作为一个国家意义上的终结。

八、尘归尘、土归土——第三次英国——马拉塔战争与马拉塔的灭亡

英国在印度的扩张因为伦敦董事会奉行的中立*策而再次暂时告一段落。而此时的马拉塔却已经一蹶不振,深陷于无限的宫廷斗争、派系内讧、财*崩溃、农业萎缩等等危难之中,曾经能有实力与英国人较量的各大势力则悉数凋零,再难扛起领导马拉塔联盟的旗帜,马拉塔已是无力回天。

马拉塔的各大派系的领导人、土邦酋长们乃至佩什瓦的头顶都多了个对他们颐指气使的英国太上皇,他们表面对监视自己的英国人强颜欢笑,表现出和平的姿态,但心里早已因英国人高傲的姿态和对自己的内*横加干涉而怒不可遏。马拉塔联盟因为曾经的*事上的辉煌与对全印度的霸权统治,已经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骄傲的自豪感,这让他们现在无法容忍英国人将永远骑在他们的头上的事实,反抗的情绪在马拉塔的每一处角落持续酝酿。佩什瓦巴吉拉奥二世通过秘密渠道持续与各势力保持着联络,努力重新建立团结一致的马拉塔抗英同盟。

英国人在马拉塔内部无孔不入的情报系统对这一系列变化也早已知晓,他们对即将来临的马拉塔人的反抗周密的部署了反制计划。同时,黑斯廷斯勋爵于年重任英国驻印度总督,彻底改变了英国的中立*策,他宣布要“使英国*府实际掌握最高权位”,也就意味着马拉塔联盟的末日即将来临。

-年,在黑斯廷斯的授意下,英国与马拉塔内部各土邦和势力签订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加强对马拉塔全方位的控制的条约,更是在与佩什瓦签订的条约中明确要求限制佩什瓦的权力,取消佩什瓦作为国家领导人的地位,防止浦那朝廷造成对英国在印度利益的威胁。

面对马拉塔的独立地位即将彻底沦丧于英国人之手的局面,马拉塔人最后一次联合了起来,内部的隔阂因为来自外部的致命威胁暂时搁置了下来,形成了空前高潮的反英运动。年11月,在英国人与辛迪签订不平等条约的时候,佩什瓦在浦那领导率二万七千人的*队发动了起义,攻占了英国人在浦那的官邸,并对在附近地区驻扎的人数约为两千八百人英*发动了进攻。朋斯拉、霍尔卡、那格浦尔等势力和邦国也在自己的地区动员*队,响应了起义,同时,彪悍善战的平达里人也加入了马拉塔的反英同盟。马拉塔各地的武装反英烈火熊熊燃烧了起来,大有燎原之势。

但是,就算马拉塔人此时此刻无论多么愿意摒弃前嫌,一致对外,在英国人的经历了拿破仑战争淬炼的*队和因工业革命而带来了科技进步的先进武器面前,他们已经没有了任何取胜的希望。佩什瓦的*队很快在浦那附近被早有防备的英*击败;朋斯拉的*队于11月27日在西塔巴尔迪(Sittabaldi)被英*击败;霍尔卡尔则率领由3万名骑兵、名步兵和门大炮组成的大*与英*作战,于12月21日被由人组成的英*混合*团彻底打垮,霍尔卡的残余再次逃亡旁遮普;12月,那格浦尔城失守。佩什瓦巴吉拉奥二世没有放弃希望,继续收拾残部,但在年初再次与英*主力相遇,分别在科雷冈(Koregaon)和阿什蒂(Ashti)再次遭遇了两次战败,最终不得不于6月3日投降。耗尽了最后一丝气力和希望的马拉塔的残躯颓然倒下,马拉塔的复仇烈火在全境彻底熄灭了。

马拉塔战败后,英国人放心大胆的畅快肢解了马拉塔的帝国残骸。一系列旨在彻底摧毁马拉塔诸邦诸势力的独立性的条约签订了,大体内容与以往差不多,但英国对相关条目的要求更加贪得无厌而心狠手辣。出于防止日后马拉塔的反抗情绪死灰复燃的目的,英国人没有直接将马拉塔的疆土鲸吞,而是象征性的给予马拉塔的残余一点点活路,但如今马拉塔已经彻底破碎,各大势力任凭英国人操纵,成了一块块殖民地。而佩什瓦则直接被英国人废黜,佩什瓦的地位和制度也被彻底摧毁,佩什瓦作为号召全马拉塔团结一心的神圣精神象征不复存在了。英国人不仅摧毁了马拉塔的独立,更摧毁了马拉塔的灵*。自此,马拉塔的历史以英国人的全面胜利画上了句号,成为了一段岁月的叹息。

随着马拉塔国家的灭亡,英国人将在马拉塔人的故土家园上建立起自己的统治。马拉塔联盟的灭亡,意味着在印度次大陆上再无人能阻止英国人的全面扩张,英国人可以肆无忌惮的将广袤的印度全部纳入囊中。许多小邦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被迫加入了英国主导的所谓资助同盟体系,即受英国人全方位摆布的代理人殖民体系,不久的将来,整个印度次大陆都被纳入了英帝国的版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