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治疗白癜风 http://m.39.net/news/a_6185445.html提到海南,我们会想起什么呢?是风景秀丽的椰林树影,还是将时间拨慢的度假酒店?可能在这些背后,隐藏着这片土地对我们更深沉的一种影响,那就是他所代表的海洋文明。
什么才是海洋文明呢?也许可以从海边长大的孩子们的嬉戏中看出些端倪。那些皮肤黝黑、肤质光滑的瘦削男孩们,凑在一起,为体现自己的勇武与热血,常用的一种竞技方式就是几人同时潜入水中,抓一把海底的沙子,谁先浮出水面,谁就是胜利者。多么美好的童年时光,又多么不同于身处内陆的孩子们呐。
在海南岛的东部,挨近名声大噪的博鳌附近,有一座值得被人记住的小镇,名曰潭门。这里的居民从宋朝起就在三沙潜水。他们的一只脚踩在陆地上,另一只则在三沙海上的家中,他们亲切地称呼这片海域为祖宗地。在那个抬头观星,低头看海的年代,这里的人在与未知的浩瀚不断斡旋中,给后人留下一本《更路簿》,详尽记载了渔民在三沙作业的路线图,也让我们对于自己国家的领土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去西沙群岛,还是在很多年前。这个我们从小学时代就熟知的名字,却是直到人真的到了那里,才对“一半是海水,一半是鱼”的形容有了切实认知。西沙群岛位于南海中西部,分为宣德群岛和永乐群岛,得名于明代郑和七下西洋。
“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说得多么贴切,多么形象,闭上眼,像能看到。
在去西沙的路上,需要在船上度过一夜,从船只的走廊里向外望,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只见一片黑茫茫。船上挂着盏小灯,将一点光亮投到水上,仔细观察,却见那里无数条鱼聚集着。人类的寂静深处,竟是海洋的嘈嘈一片。
等天光乍现,海水显出色彩来。那是要将人吸进去的深蓝,神秘的、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不由得让人更加敬佩海南岛上那些不依靠GPS的先民们。这片海域高低起伏,又暗藏大型礁盘,不胜大舟。我们几百人的中型船只,也只能抛锚驻船。一群旅人改乘小艇,乘风破浪,向远处的小岛进发。
那真是我坐过得最值得的快艇了,一路上海洋的颜色由深入浅,最开始还是那抹深蓝,令人望而生畏。渐渐地淡了些,像是天空的颜色,船只也似悬浮着一般。再行一阵,海的颜色更淡,更亲民了,童话里的样子,小孩般可爱。到最后就是一片玻璃海,透明的、毫无杂质的。我们脚踩海水,伴着沿岸的小鱼,踏上一座座小岛。
西沙群岛中,游客可以到访的小岛有三座。
第一座名为鸭公岛。这个小岛上有几十个常住居民,也生有少量草本植物,是最贴近人们日常游览的那类岛屿。比较特别的地方是小岛没有礁盘托起,而是由雪白的蚌壳和珊瑚构成,岛屿形状似弯钩状,面积只有0.01平方公里。
第二座名为银屿岛。这个富贵名字来源于一个传说。据说清代有人在这里拾得银子,故而得名。这个小岛是一小片沙洲,海拔只有两米,涨潮时大部分被淹没,所以地形随时在变。
第三座是全富岛。这座无人岛屿拥有细腻的沙滩,人走在上面,仿佛走在水中央。岛屿周围海域珊瑚礁区生物种类丰富,水产也丰富,所以有全富之称。
行走札记之富饶的西沙群岛
对于西沙的介绍,就是以上这些。这里的景色远超国外的岛屿,却罕有人至。也许是我们真的太过眺望远方,却忘了自家的后花园里,这片只有家人才有权到访的私域。如果你有时间,有机会,不妨从三亚填海而成的凤凰岛出发,登上那艘不大不小的游船,用不长不短的时间,去探寻一个不近不远的地方。当岛上的五星红旗升起时,相信你也会和当时的我们一样,热泪盈眶,久久不忍离去。
补充说明:尽量选择海上风浪小的时节出发,刚上船的第一餐饭尽量吃流食,最好服用晕船药,早点睡下。等到船停住了,再大快朵颐,这样可以最大程度避免晕船带来的呕吐和不适。另外,一定要选择晴天时出行,我们去的时候连着几天都是阴天多云,景色差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