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世界历史评述公元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 [复制链接]

1#

引言

自从阿克兴海战以来,西方世界出现的唯一的海*革新是斯堪的纳维亚人的“海上骑兵”。这些轻型舰艇速度快,便于突然袭击和侦察。尽管这样,北欧的海战却是由武装的商船进化而来的。

海战的变迁

英国通过对海峡五港实行封建征兵制度建立起它早期的舰队。当征召时,五港便武装它们的商船响应国王的号召。中世纪的海*射击形式与陆战相同,都是使用弓箭。解决战斗依靠攻入敌船、撞击敌船和肉搏。担任指挥的是“陆上”*官,但船员则是职业水手。海战的兵力,无论在数量上和质量上,一直与海上商业紧密相连。

所以,与佛兰德进行生死攸关的羊毛贸易的英国,海上武装十分完好。海船实际上是浮动的堡垒,并且使用陆战的战术。在地中海,撒拉米与阿克兴海战时的战术依然存在。*舰变化不大,用帆或桨推动,单层甲板,长一百三十至一百八十英尺,总是靠划桨投入战斗。到十六世纪,地中海舰队采用了一种新的、全帆推动的大帆船。

勒颁多战役(年10月7日)

奥斯曼土耳其人于年攻占君士坦丁堡和消灭拜占庭之后,进而征服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推进到北非和巴尔干,消灭了古老的匈牙利王国。地中海沿岸的三分之二已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他们的海上力量可以说是所向披靡。年,绰号“酒*”的皇帝谢里姆二世向威尼斯共和国强索塞浦路斯岛。威尼斯共和国向基督教世界求援,但此时的基督教世界由于宗教改革和造成各国互不信任的民族主义的兴起而四分五裂了。

教皇和地中海属地受到威胁的西班牙国王腓力二世,与威尼斯结盟以挫败伊斯兰教国家,切断土耳其帝国的欧亚部分与非洲之间的海上交通。联合舰队由腓力的二十六岁的庶出兄弟奥地利的唐·胡安指挥,他是一位能鼓舞*心的统帅。他的兵力拥有二百多艘*舰,每艘*舰配备五门船头炮。此外还有在战斗中兼用帆、桨推进并安装火炮的少数大帆船。唐·胡安率三万步兵,另约五万名包括奴隶和自由民的桨手。

土耳其人仍然信赖他们船上步兵弓箭手的力量,而唐·胡安则拥有西班牙的火绳枪手。由阿里·帕沙统领的土耳其本国和非洲的舰队集中于科林斯湾的勒颁多。阿里在苏丹的命令下,不得不率其数量大约相等而新式火力则居于绝对劣势的舰队发动进攻。双方舰队都分成三个分队,使用人所共知的撞击、登上敌船和放火战术。阿里撞击唐·胡安的旗舰,但攻上敌舰的人经不起火绳枪手的反扑而被击退。阿里被杀。基督徒全线的火力优势,得以险胜敌人。

勒颁多战役是摇桨舰大海战中的最后一场战斗,也是自阿克兴海战以来的第一次战斗,它宣布风帆与射击时代的到来。土耳其人在各方面损失惨重。然而,土耳其人在战术上虽然被击败了,但由于有法国人作内应和同盟间发生内战,所以它仍然保住了所有的一切。当然,亦如波特所说:“海*的胜利通常使某种结局成为可能,但是最终的结局经常是由由战决定的。”勒颁多战役在气方面所产生的结果是较为具有意义的;它打破了土耳其不可战胜的神话,使基督教世界振作起来。

无敌舰队(年7月-8月)

不到十七年,在英国周围的海面上出现了一种新的海战。因为海*主要是支持和保护海上贸易,所以它在某次冲突中的作用85是依海运的重要性而定的。它使敌人的海岸受到攻击,但也有消极方面,它使自己的商业受到限制。在近代战争中,陆战与海战的分化变得明显了。主要的原因在于海战的范围和海战中突出的技术性。在特定的作战范围内,一般的海*专业人员的思想要比他们的陆*同行更加开阔和更加灵活。

1.地理发现的时代

文艺复兴时代产生的航海技术的进步,从中国传入的指南针,使欧洲人进入一个地理发现的时代。在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欧洲人的眼界扩大到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整个世界,带来迅速的*治和商业的扩张,充实国库的财力,为近代世界的出现提供资金。哥伦布实际上是代表大西洋国家出航寻找一条备用的东方贸易路线,以便与地中海国家的路线相抗衡。瓦斯科·达·伽马于公元年开辟了这样的一条航路,自那以后,地中海作为西方文明中心的地位衰落了,变为一股余波细浪。

海上贸易使大西洋国家获得了崛起的力量。在这方面没有哪个国家能象葡萄牙那样起过如此巨大的先躯作用,但重新改造这个世界面貌的是西班牙的水手。他们的工具是取代摇桨船的远航帆船,与此同时发生的就是枪炮时代取代了封建战争。因此,火药时代、帆船与地理发现不仅是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而且它们与宗教改革互相影响,创造了近代世界。

2.英西对抗

行海外贸易的北方诸强国,无视教皇于年通过划出分界线的办法让西班牙和葡萄牙来管理新世界的企图,很快地便加入了瓜分的行列。阿兹蒂克和印加的富庶,以及发现同样文明的国家的希望,这些对它们都是强有力的诱因。从地理和金银储备86的角度来看,西班牙于年合并葡萄牙之后是一个超级国家。但是,由于新世界的财富引起了通货膨胀,而且西班牙自己又没有工业,只能是一个用*金交换北欧工业品的经纪人,所以它实际上是虚弱的。西班牙出口的财富被荷兰人、英国人和法国人用来保持海上力量,他们利用这种力量与西班牙争夺它的殖民地贸易。

在战略上,他们通过海上掠夺的方式在新世界金银产地谋取西班牙的金银财宝。在此期间,西班牙一方面企图扩张它在欧洲大陆的势力,另一方面又为罗马卖力镇压新教运动,这些都是费用浩繁的事业,它在这上面挥霍掉了它的财富和生命。年,教皇与英格兰教会的裂痕已无法弥合,他在失望之余开除了伊丽莎白女王的教籍,并召唤腓力向英国异教徒开战。由于英、西两国成为商业和宗教的竞争中心,两国必然发生冲突。

3.战役

腓力计划打一场大规模的两栖战,惩罚英国,截断它对反抗西班牙的荷兰叛乱者的支持,制止它对西班牙的美洲金银供应的袭击,保卫罗马反抗新教,获取在欧洲的优势。他打算进入英吉利海峡,强登敌舰,进行肉搏,夺取迎战的英国舰只;夺取局部的海*优势,掩护他在低地国家的经验丰富的部队渡海进入泰晤士河。但不幸的是,荷兰人与疾病削弱了腓力的*队,而弗朗西斯·德雷克爵士又于公元年4月袭击了集中在加的斯港的西班牙舰队,使战争推迟了一年。

公元年7月,拥有一百二十四艘船舰、一千一百门火炮和两万七千名兵员的无敌舰队扬帆出海,这支舰队装备不精,亦无充分供应。象在勒颁多一样,腓力打算依靠西班牙步兵来打赢这场海战。英国有一百三十六艘舰艇,多数是武装的商船,由埃芬厄87姆的霍华德勋爵任统帅,德雷克任副帅。英舰装备的火炮数量较多,射程较远,然而准确性较差。但它们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出色的船员。英国人避免进入西班牙火炮射程之内。

由于靠近英国人自己的基地,所以他们能获得弹药补充,而西班牙人的弹药则消耗一点少一点。英国人在夜间使用火攻船,把西班牙人弄得惊慌失措,竟致自相撞击。在英国人的攻击下,西班牙人弹药耗尽了,而其陆*则还没有做好登船准备,西班牙舰队只好沿苏格兰北走,撤出战斗。但暴风雨的袭击比英国海*更甚,使其舰艇损失达六十三艘之多,而英舰则一无所失。

4.结果

这次胜利是一次战略上的全面胜利,也是战术上的一个里程碑。西班牙人采用勒颁多战役中使他们获胜的舰艇横阵战术,而英国人则趋于创新,采用纵阵战术,以便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更有效地发扬火力。这一战役表明了基地的远近对保持海上优势的重要性,以及作为一种战术,炮术比强行登舰更为重要。在大帆时代,枪炮代替了短兵相接的肉搏战。这场战役标志着西方的中心已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此后英国继续强调发展海*,改善其装备。

在战略上,西班牙的失败也是新教对于罗马的决定性的胜利。对于两个敌对意识形态的阵营,这场战役的精神意义是巨大的。据说腓力曾冷漠地说过,他感谢上帝使他如此强大,以致他能够重建一支同样的舰队,但他接受上帝的裁决。与无敌舰队一起消失的是他的重新统一基督教世界的梦想,是他阻止英国扩张成为海*强国的希望。

这场战役表明英国开始走上成为强大帝国和世界强国的道路,这一点比其他任何事件都更加重要。“无敌舰队的失败使英国人慢慢地得知了帝国的秘密;在商业时代赢得海上的胜利比赢得陆上的胜利更有利可图,虽然在年这一点也许还不被人们十分理解,但在下一个世纪里,这种秘密便越来越公开,以致成了每个英国人所知晓的事。”

十七世纪的海*战术

无敌舰队的教训不是很快就被接成为定型的海*战术的。使它成为定型的海*战术的探索性努力,以十七世纪中叶荷兰与英国之间的冲突最有代表性。在这段时间的冲突中,沿用中世纪的旧方式,陆*将*指挥海战,而舰艇本身则由舰长操纵。这种双重指挥显然会产生一些战术问题,尤其是当“陆*将领兼任海*将领”指挥一支作战舰队时,问题更为严重。舰队的机动性受到风力的限制时,舰队就往往进行舰对舰的单独战斗。

这些对阵的舰只通常不是列成两条平行线,就是连这一点有限的编队也没有而酿成一场剧烈的混战,在这场混战中,火炮和刀剑决定胜利谁属。约克公爵,即后来的詹姆斯二世,第一个制定简明的作战指令,试图结束这种没有确定体制的情况。又过了一个世纪,这种规定的全部概念就弊端百出,阻碍了能够成功地适应海上技术进步的组织领导的进一步发展。

十七世纪的战争

十七世纪初期,*队中继续保留着雇佣*,但是队形逐渐变得更小,更灵活,火器占有很大的比例。火绳枪肯定地代替了弓箭,而滑膛枪又开始代替火绳枪。骑兵用于侦察和骚扰仍具有重要性。它装备了火器,但因为骑手在马上难用火绳,所以骑兵使用的是一种粗制的转轮手枪。到十七世纪末期,各兵种混编的常备*、竞争性的武器以及强权*治的均势已属正常状态。

三十年战争

1.战争初期的行动

冲突经常发生,但是动因改变了。宗教改革,作为围绕着从中世纪向近代世界过渡而发生的骚动在宗教方面的表现,它点燃了一个意识形态斗争的时代,在这场斗争中,既不要求宽恕,也不给予宽恕。最伟大的新教改革者约翰·卡尔文的无情逻辑遇到了好战的耶稣会的对抗。由此产生的紧张局势导致战场上的冲突。年,奥格斯堡和约承认路德教在德意志各邦早已确立的地位。这仅仅是一场不牢靠的休战。

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组90成天主教同盟,向前一年在奥格斯堡被忽视的卡尔文教徒建立的新教联盟挑战,宗教改革的战场德意志顿时紧张起来。当皇帝于年企图违反人民的意志强迫推行天主教时,波希米亚成为争夺的焦点,那里宗教改革的传统可以追溯到约翰·胡司。战争已是不可避免的了。年11月8日,敌对的两*在白山战场上交锋。一万二千名的新教步兵组成了八个长矛兵方队,另有火枪手和一万名匈牙利骑兵相助。

虽然他们占有位于山丘和沼泽之间的良好的防御阵地,但步兵在西班牙长矛兵的首次猛烈冲锋下崩溃了。两小时内,天主教同盟和神圣罗马帝国的两万八千名*队战胜了缺乏经验、纪律不严明的新教徒。波希米亚首都布拉格被占领了,新教徒受到残酷的镇压。这一灾难激起了北方的那些新教王国的注意。只有一批德意志雇佣*留在战场与蒂利伯爵作战。蒂利是西属荷兰人,行伍出身,擢升为天主教同盟*统帅。

丹麦为了新教徒的利益,于年派一支稍为精锐一些的*队出来作战。雇佣*将领中最杰出的沃伦斯坦与皇帝缔约,全面负责天主教事业的*事活动。他迫使丹麦退出战争,似有威胁瑞典在波罗的海的属国之势。然而,蒂利再次代替沃伦斯坦成为统帅。

2.古斯道夫·阿道夫斯的体制

年轻的瑞典国王自十七岁后就为推行侵略性的波罗的海*策而征战。他的帝国靠波罗的海舰队维系,但是纪律严明,领饷的*队才是主要的权力手段。瑞典国收入的主要部分都用于经营这支中产阶级的*队。它由强迫入伍的流浪汉加上采用抽签方法从所有十五至六十岁的男子中征集的百分之十的人员组成。古斯道夫建立了当代最先进的*事编制,以一百五十人为一个连,六个或六个以上的连编成一个团,几个团组成一个战斗旅。他采用一种棋盘状队形,这种队形使人联想起古罗马*团的小队,91前锋为炮兵,两翼配备骑兵。

古斯道夫削减长矛兵的数目,减轻武器的重量,缩短其长度。他认识到滑膛枪是最优越的步兵武器,于是减轻滑膛枪的重量,其他的武器就不必要了。他还采用统一的纸弹壳和转轮枪机。古斯道夫拥有一支由较轻便的火炮组成的多样化的炮兵队。弹药预先备齐,装集成箱,这就使他的火炮能比散方的火枪手更迅速地发射。古斯道夫的伟大在于他思想的新颖和运用这种思想的勇气。国王经常亲自领导士兵祈祷。他在近代将*中第一个认识到*队的机动能力的基础是*纪,而*纪的基础是有效的行*管理。

因此,他保持有效的后勤来照顾他的部下;*纪是严格的,然而是人道的,基于昂扬斗志和献身精神,而不是鞭打惩罚。不准抢劫虏掠;不许携带随营家小。士兵不穿铠甲,以机动灵活来对付火力。在占领区,只要有可能,*队便就地征集给养。在战术上,首屈一指的炮兵指挥官古斯道夫,先用炮兵弹幕,使战场硝烟弥漫。骑兵穿过烟雾,跃马冲锋,击退敌方步兵。然后,步兵前进,巩固骑兵的战果,并用排枪射击,大量杀伤敌人。骑兵再转过来卷击敌人两翼。后备队留待急需时使用。

侦察骑兵则不间断地监视敌方行动。这些在战术和技术方面的革新,连同古斯道夫的领导才能,对战争发生了深刻的影响。古斯道夫以采用最新的先进技术,准确无误的步兵战术和善于使用炮兵而著称。正如近代第一个结合火器的步兵编队即西班牙步兵团的出现,是对垂死的封建战争和瑞士雇佣兵的反应一样,古斯道夫的更轻便、更灵活、配备更强大火力的编队也是对表面看来不可战胜的西班牙编队的反响。战争并不是停滞不前的。在每一个时代,谁最善于使作战方法适应当代的技术和社会环境,谁就在历史上巍然屹立。古斯道夫,阿道夫斯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2.布来登费尔德战役(年9月17日)

古斯道夫在德意志的第一名对手是蒂利伯爵,他是西班牙派的门徒,使用大型步兵方队作战,骑兵分列两翼。年5月,天主教*猛攻并洗劫了新教徒的要塞马格德堡。这在道义上加强了新教事业的力量,古斯道夫引来蒂利在布来登费尔德交战。在这场战斗中,瑞典的火炮以三比一的优势,诱使对方发动了一次愚蠢的骑兵冲锋。古斯道夫的萨克逊盟*临阵脱逃,暴露了瑞典*队的左翼。国王扭转队形,朝向迎面扑来的梯里,亲自带领骑兵冲锋,夺得蒂利的火炮,转过来轰击敌人,取得了胜利。

古斯道夫随即命令骑兵猛追。在新教世界里,布来登费尔德之役相当于一次在陆地上战胜西班牙的无敌舰队,单纯的人们为他们新斗士的胜利而欢欣鼓舞。古斯道夫转而挥师西南,攻克被认为是坚不可摧的马林堡要塞,天主教会的王公贵族在那里贮藏了他们的珍贵财宝。他强迫耶稣会教士和美因兹教士交纳战争特别税。国王对于保持中立或“不承担责任”的各邦,狡猾地不予宽恕,并宣称:“我对中立与对我宣战的人们将同等看待。”*队在信奉新教的巴拉丁驻扎过冬,这使古斯道夫有了一个安全的基地,并切断了西班牙与荷兰之间的陆上交通。

3.吕岑战役(年11月16日)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绝望地求助于沃伦斯坦,沃伦斯坦的条件是绝对控制*队和皇帝发布命令必须事先征得他的同意。年4月,他重新占领波希米亚,*队扩大到六万人。他的征兵方法是让农村青年男子在金钱和绞索之间作出选择。

结语

9月,他对古斯道夫展开间接进攻,即威胁其供应线,迫使国王解除对纽伦堡的围攻。至11月,沃伦斯坦以为瑞典*队将进入冬营,便开始漫不经心地在吕岑挖壕固守到来年春季,因为他认为战争季节已经过去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