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83846462862052415&wfr=spider&for=pc百科TA说特邀作者:大聪看电影
“轻微剧透解析,不影响观影”
终于等到你,敦刻尔克。
确切的说,终于等到你,诺兰。
诺兰是谁,说他是悬疑大师,解构大师,时空转换大师,应该没人会去辩驳。
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能引起一场观后海啸大讨论。
而《敦刻尔克》,破了诺兰多个“第一次”(别想歪)。
《敦刻尔克》是诺兰的第一部战争片,是诺兰的第一次真实事件改编,是诺兰第一次自称最实验性电影,是诺兰第一次几乎使用全IMAX-77mm拍摄。
作为一部现象级电影,大聪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了IMAX版的首映。第一感觉,真诺兰,亲生的。
诺兰直接把一个真实历史事件,用自己独有的电影风格,改成了诺兰版的敦刻尔克。
从电影一开始,伴随着汉斯季默配乐大师的音乐,直接把剧情塞到你的嗓子眼,让你直接从高潮开始,到高潮结束。
以其说这是一部电影,不如说,这是一次体验,体验前所未有的陆海空交叉视听,体验前所未有的历史真实,体验对逝去的时代缅怀的思考。
整部《敦刻尔克》,台词少之又少,好与不好,等会细聊。但值得肯定的是,这样默片般的风格,再加上配乐为主调音,以及既视感的战斗音效,让前面说的“体验”,“气氛”,“悬疑”,更加惊心动魄。
明年奥斯卡最佳电影配乐提名,最佳音效提名,最佳混音提名,《敦刻尔克》坐实没跑。
因此,如果可以,请选择IMAX观影,让你生命中的分钟,“经历”,“体验”一次敦刻尔克大撤退。
很多人没有在意一点,就是这部电影是属于PG级别,也就是说,如果13岁以下的小朋友想看,只要有家长陪同,也可享受这部电影。因此引进到国内,应该会一刀不剪。
一般战争片,不来点血浆,不来点R级残暴画面,很难做到真实感。毕竟战争是残酷无情的。但诺兰很巧妙的利用音乐,音效,镜头语言,做到了没有看到一滴血的情况下,让你从看电影第一秒就进入战争状态。
但是,转折来了。
因为是诺兰,所以大家对看诺兰电影之前的心态,估计已经摆到了巅峰状态。这就存在了《敦》是物有所值,还是物超所值的讨论。
这个讨论随着国外公映,已经有了两极派讨论。到底《敦》是诺兰最平庸的作品?还是诺兰迄今最好的作品?
为了更好的解析《敦刻尔克》,大聪在两天时间里,三刷电影。为的是更好地把电影拆解,嚼碎,消化,然后码两万字论文式影评分享给大家。
接下来,就请大家坐稳,扶好;扶稳,坐好。
导读:
第一章:诺兰
第二章:真实的敦刻尔克
第三章:诺兰版敦刻尔克
第四章:真实历史与电影的区别
第五章:想象中的敦刻尔克
在评论一部电影的时候,最基本会从纵横两向去客观审视一部电影。即从导演所拍电影拿出来做纵向对比,又把《敦刻尔克》放入电影历史做横向对比。
先从纵向看,有些电影,可以不提及导演,因为他们就像电影工业体系成熟的产品。比如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比如拥有强大IP的英雄系列电影。
但有些电影,却不得不聊到导演,因为电影和他们的名字,已经融入在一起。甚至可以说,我们看的不是电影,我们看的是老天爷给他们的天赋。
比如黑泽明,比如史丹利库布里克李安,比如我们今天要聊的《敦柯尔克》的导演,诺兰。
网上流传一句话:“导演其实一生只拍一部电影。”
从个人风格角度上来说,确实有几分道理。很多导演的每部片子,都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甚至大家调侃,这些导演拍来拍去,都是自己处女座的改良和进化。
但正因为每位导演有鲜明的个人特点,才是我们爱的原因。
比如昆汀处女座《落水狗》,絮絮叨叨的对话,以及不经意的意外导致的剧情,还有片段和时空剪辑的摆放。这些独特的手法,至今一直出现在他的每一部作品里。
比如伍迪艾伦,如此高产的导演,但纵观他所有的作品,都和男女纠葛,讽刺社会,自我怀疑主题有关。
再有就是现在聊的诺兰导演,他从处女座《追随》开始,每一部作品都贴上了悬疑,解构,烧脑,等标签。
包括这次最新的《敦刻尔克》,我们其实猎奇的,是诺兰如何把一部真实题材的故事,拍成具有鲜明的个人特点。
而《敦刻尔克》也再一次证明了,不管什么题材放到诺兰手里,都能成为一部扣人心弦诺式电影。
总结下来,诺兰比较出名的叙事解构手法,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部电影《追随》
打乱所有叙事结构,穿插不同时空的段落,故意混淆视听,形成诺式解构奇观电影。
《记忆碎片》
轮回式,碎片式,揭秘式叙事手法,不断把观众一步步往坑里带,最终揭晓谜底那一刻,鸡皮疙瘩掉满地。
《盗梦空间》
叙事手法利用梦境分割不同时空,回旋上升,时间也因此在梦境界层重新定义,而开放式的结局,到现在依然分成真实派和梦境派在激烈讨论。
《敦刻尔克》
陆海空三段叙事,一周,一天,一小时,诺兰重新打散,编排。用极简代替了极繁。
“极简”。很多人观看后不满意的地方也在这里,少了复杂繁琐的烧脑叙事结构,还是曾经的诺兰吗。
在设计角度学来说,极简,不意味着简单。
其实对于导演来说,他们自己也在突破自己玻璃天花板,他们自己也不想总在一个叙事概念来回转悠。所以诺兰这次选择了一次真实历史事件,选择了相对不那么复杂的叙事结构。
诺兰为何做如此选择,我们不妨先来看一个问题:诺兰导演风格如此独树一帜。为什么从来得不到奖项的青睐?
换句话说,诺兰为何从来没拿过关于导演的奖项,甚至,连最佳导演提名都没有?
这不得不提到另一位悬疑电影的神级祖师--希区柯克。
早期的诺兰,被很多人说到,他是站在希区柯克肩膀上的人。当然,现在的诺兰已经摆脱了大师的影子,自立山头。
很有趣的是,希区柯克一生,只拿过一次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导演,之后就再也没拿过任何导演有关的奖项。
但如今希区柯克俨然成为电影艺术大师。这是讽刺呢,还是宿命呢。
无独有偶,同为把悬疑推上巅峰的诺兰,至今也从没得到过任何电影节奖项的殊荣。(当然,诺兰还年轻,或许从《敦刻尔克》开始,有所改变)
这或许正是诺兰经常被拿出来讨论的软肋。诺兰的电影形式和叙事手法,是他最大的优点,但也是他始终绕不过门槛。
往往我们都会说,一部电影的核心,是故事,是人物。但我们不会说,一部电影的灵*,是他的叙事手法,是他表达的方式。
这也正是电影里技术归技术,艺术归艺术的分类。电影节或者电影学院派的评判标准,往往就是要把电影的技术与艺术,分隔开来。
因此大家也能看到,经常极其卖座的大片,在电影节上,都几乎颗粒无收。诺兰的电影,在技术方面,拿过很多殊荣,比如最佳视觉效果,最佳混音,最佳音效等。
但在电影艺术方面,除了《蝙蝠侠2》的希斯莱杰拿过最佳男配,就再也没有任何瓜葛了。
诺兰的电影,始终着迷或集中在故事的逻辑上,故事的形式解构上,以及故事后期的表达方式上。而忽略了电影的主题的升华,人物的内心转变,以及角色之间对白艺术性的考究。
比如《盗梦空间》,人物之间的对白都通俗直白,直指每一次任务。而最具能发掘人物内心的主角小李,最后也只能牺牲人物内心的深挖,而放在悬疑结尾上。
再比如《星际穿越》,父女之间的情感是最好做文章的,但很可惜,最后父女相见的对话,实在让人汗颜。。。
再来现在的《敦刻尔克》,索性这一次对白寥寥无几,用音乐去衬托人物和环境,这是一次突破,也是一次大胆的实验。
对于是诺兰粉丝的大聪来说,当然很是喜欢和新鲜。但客观去评判的话,大聪心里却是五味杂陈,总感觉这样的表达,还是多少会让人物变得扁平化,历史史诗感欠缺。剧情紧张真实,但不让人升华。
毕竟,对白,动作,表演,才是表达人物内心最好的方式。音乐,形式,气氛,都是抽象化的表达。不一定每个人能切身感受。
但是,把这些种种上升到艺术层面,又何尝不可呢。这或许正式诺兰要尝试改变的原因吧,回归到电影艺术议题上来,用更贴近传统的方式,去拉近电影艺术的表达。
诺兰在采访中也提到,《敦刻尔克》是自己在50岁之前,送给自己的礼物。
大聪也希望,诺兰能凭借《敦刻尔克》,拿到一份专业奖项认可的殊荣。通俗点说,奥斯卡,你是否可以考虑给诺兰一个小金人,或者提名了?
至于诺兰什么时候能真正拿到,大聪相信,诺兰如果保持现有的水准,再不断进化突破,那小金人捧在手,那就迟早的事。
从横向上看,《敦》在电影的长河里,又摆在了什么位置呢?
很显然,《敦》并不想乖乖的被大家贴上“战争题材”,“改编自真实故事”等标签。他更愿意注入“悬疑”,甚至是“体验”,“实验性”等新词汇。而《敦》在这方面做得不错。
敦刻尔克大撤退,是人类历史上最经典难忘的一次事件,人尽皆知。因此《敦》采取了先入为主作为开篇。老实说,猜到了。
《拯救大兵雷恩》的开场,就展现了人类战争历史最伟大的一次海上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这一开场让观众在枪林弹雨中穿梭,迅速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绝望。
《拯救大兵雷恩》经典的开场,之后被大家津津乐道。自从《拯救大兵雷恩》之后,好莱坞甚至全世界商业主流电影,都倾向沿用此套路。
比如大家熟知《复联》系列,《碟中谍》系列,《速度与激情》系列等,在电影开场,先来一段任务或打斗,刺激一下感官。
因此,《敦》的开场,并不新鲜。
但影片后面的穿梭与解构,以及拥有鲜明诺兰式的叙事手法,让观众从一开始被代入的观影情绪,一直保留到了最后。
或许《敦》没有《辛德勒的名单》那样直指人心的选择,没有《猎鹿人》那样如此深沉的批判和反思,没有《野战排》那么冷酷和反讽。
也可能,《敦》在战争题材电影的洗礼中,最终会被沦为“体验”派,“感官”派,“实验”派。
但这可能就是《敦》的魅力所在:独特,惊叹,窒息。
所以我还是觉得,《敦》在战争题材片中,绝对能站稳脚跟。而到了悬疑题材,真实故事改编题材,依然有他的一席之地。
说了这么多,那《敦刻尔克》到底是不是诺兰至今最好的电影,真的要聊这个,大聪还是觉得《记忆碎片》和《盗梦空间》更让人着迷!
相信有部分的人,还不太了解敦刻尔克大撤退的始末。其实在真实事件中,敦刻尔克大撤退,也是处处充满悬疑的。
这次大撤退,是人类战争史上的伟大奇迹,也是盟*和纳粹的历史性转折点。
德*在年9月1日清晨,以闪电战攻势迅速入侵了波兰。而英法联*虽然2天后对德宣战,但实则站而不战,联*当时只是守在法国东北处的马奇诺防线上。
在短短一个月时间内,波兰就完全被德*收归。而英法联*依然纹丝不动。
年5月,德*变本加厉,出动个师,绕过马奇诺防线,进入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
此时英法盟*不能再坐视不管了,眼看火烧眉毛,不妨也得防。只能被迫和德*交战。
本来盟*出师就不利,而且还对德*战术的判断,出现了严重性的失误。导致盟*被德*AB两*团夹击。说白了,盟*就像夹心饼挤压一样,一路被迫撤退到了法国北部的临海城市,这个城市的名字就叫敦刻尔克。
也就是说,夹心饼干里的40万盟*,背朝大海,面朝德*,而且被德*切断所有补给,活生生的四十万*,被团团包围,此时德*的坦克,离盟*不到20公里。
从时间轴来看,从年到9月到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英法联*本可以积极备战,积极进攻。但却被德*现代化战争的战术,现代化战争的武器,以及蓄谋已久的计划节节败退。最后只能沦为被德*宰割的羔羊。
但是,第一次奇迹来了。或者说,谜一样的事件,发生了。5月24日。就在眼看德*坦克马上全歼盟*的时候,就在英国已经准备好悼念这四十万战士的时候。德*元首希特勒,下了一个至今都匪夷所思的命令:停止进攻。这是二战史上谜一样的决定。
一直到现在,阴谋阳谋都众说纷纭,各方学派的历史学家,*事家都在讨论研究,为什么当时希特勒在瓮中捉鳖的情况下,下达了德国陆*停止进攻盟*的命令。
到现在,认可度比较大的,大概有三种原因:
第一是当时德*长时间大规模快速作战,消耗过大,补给没跟上,因此不得不做出了停止进攻的决定。
第二是因为当时希特勒视察德*阵地的时候,德国空*总司令赫尔曼格林,一直鼓吹自己的空*所向无敌,随时都能歼灭盟*,不需要动用大量人力的陆*,飞机投掷炸弹,就能以最小的牺牲,换取最大的胜利。
在电影中,盟*的*官们,也是这么分析的。
第三个原因则比较滑稽,有学者认为,在作战当中,德*给到陆*司令和希特勒的作战地图,是过时的敦刻尔克周边地形图。
过时的地图显示,几乎敦刻尔克周边都是沼泽和低洼地带,坦克进去无疑没办法作战,反而会造成战况逆转。
经过各方面考量,希特勒下达了陆*停止前进的命令。而其实在当时的敦刻尔克周边,虽然会有沼泽和低洼地带,但远没有过时地图显示的那么多。
讲真,如果当时希特勒没有下达停止前进的命令,如果德*坦克直接进攻敦刻尔克,如果盟*主力*队被歼灭,后果将不堪设想。
决定战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是人。因此甚至有史学家推断,四十万盟*当时是欧洲战场的主力*,如果当时四十万主力*没有了,欧洲甚至整个世界,都可能沦为纳粹的阶下囚。
但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德*把掐在盟*脖子上的手,松开了。差点窒息的四十万盟*,反而有了奇迹般的喘息机会。
于是,英国首相丘吉尔马上宣布执行代号为“发电机行动”的任务,动员英国几乎所有的*用民用船只。目的是把困在敦刻尔克沙滩的四十万盟*,撤回到英国本土。
年5月27日,撤退任务开始。当时摆在盟*面前,有三条撤退路线,分别为如图A,B,C三条路线。
A线最短,但因为已经是德*控制范围,如走A线,必死无疑。
B线中等长度,但德*已经早早埋下无数水雷,如果花时间排除水雷,就会没时间撤退。
C线最长,是A线两倍,走C线,恐怕时间也来不及。
俗话说,如果两个选择都是坏的,那只能选择相对没那么坏的。
最终,盟*选择走C线。
在撤退开始的头两天,奇迹又再次发生了。应该这么说,老天爷,眷顾了盟*。
从第一天开始,德*的飞机就装满弹药,起航到敦刻尔克执行轰炸任务。
但自从希特勒停止陆*前进之后。敦刻尔克沙滩就开始大雾弥漫,飞机起飞之后,炸弹无法精准打击,最后德*飞机只能徒劳而反。这宝贵的2天撤退,又给盟*一次宝贵的时间。
但好景不长,到第三天开始,敦刻尔克上空变得晴朗,德*的俯冲轰炸机整装待发,飞往目的地准备轰炸,而英国皇家空*,也开始保卫这一次大撤退任务。
这一次,奇迹又一次展现。
由于盟*撤退的地点,是敦刻尔克沙滩,德*投掷的炸弹,坠落在柔软的沙滩上,爆炸威力远不如投掷在硬面路那么有威力。侧面造成了盟*损失相对没那么严重。
在撤退中途时间里,希特勒再次让陆*进攻,但这时候盟*已经做好了强有力的防御,能抵御德*路面进攻一段时间,给大部队撤离补充给多时间。
就这样,将近十天的大撤退,动用了艘船只,原先只计划撤退3-4万人,但总共成功撤回了33万多人,从撤退角度来看,是一场奇迹的成功。
但撤退期间,仍有9.8万人坚守在了敦刻尔克战线,死的死,俘的俘。
而因为这次撤退,盟*损失了大量的武器,大量的*需。但正像前面所说的,战争成败关键因素是人,撤回的33万多的*人,都是经历了磨难升级的战士,成为日后打败德*的欧洲主力*。
而德*方面,因为一次错误的决定,连锁反应,但在当时看来,也算是战绩不错,德*收货了大量盟*的*备,和4万多法*俘虏。
因此,客观来说,盟*是不败而败,德*是胜而不胜。
“以下解析会深度剧透,请谨慎往下拉!”
前面提到,叙事手法极简不代表简单,极简里面,其实有很多隐藏的关键点,以及很多隐晦的信息。刻尔克大撤退在诺兰的手里,交错了时空,添加了悬念,营造了真实。
关键词:开局
从电影画面第一秒开始,并不运用空镜,也不运用定机位拍摄,而是几位英国士兵,游走在敦刻尔克的小城街道里,而且有一位士兵的动作特别大,好像是刚站起来。
不要小看这个刚开始的运镜,这种突如其来的画面,给人感觉是观众刚刚穿越到了现场,而这个现场正好有几位英国士兵在游走。
这种第一视角的表达方式,真实到没有距离,并没有给观众准备观影的机会,而是直接拉你进入这一刻。这种代入感,在IMAX影院里感受,更加强烈。
紧接着一场突如其来的袭击,打得英国士兵只剩最后一个,也就是本片的男主。
男主在逃到沙滩的时候,差点还被法*盟友误杀。
那么第一个悬疑点就来了,到底那些英国士兵一开始,是被法*误杀,还是被德*扫射?
影片中几位英国兵,他们肯定是接到通知,前往沙滩撤退,他们还游走在街道,寻找水源食物,很明显他们已经掉队迷路了,或者他们的队在交战中打到只剩他们几个。
而此时他们正好在德*和法*交战处,根据剧情,他们被袭击后,主角还小跑了一段路,才跑到法*的防御区,才被法*差点误杀,而且他跑的建筑周围,和他们之前被袭击的建筑不是同一个地区,因此断定主角没有在同一个区域兜圈子。
所以他们之前被袭击,应该是在德*的控制范围,并且被发现了,所以遭到了袭击,而主角正好三急,幸运逃脱,并逃对了方向,跑到了沙滩。
关键词:码头,一周
主角逃到沙滩后,电影出现字幕“THEMOLEONEWEEK”(码头,一周)。
根据真实撤退,撤退行动总共维持了10天左右,所以主角抵达时间,应该是在撤退进行了1-2天后。
当主角进入到沙滩,有很多士兵和主角穿戴几乎一模一样,发型几乎一摸样,脸型几乎一摸一样,而且经常被打得灰头土脸,这时候就会出现观影的一个大问题:脸盲。
这不光是我们自己同胞会脸盲,我问了很多国外白人朋友,他们自己都说,除了摇滚歌手HarryStyles,其他都是新人小鲜肉,他们自己也会脸盲。
在这就不得不先简单介绍在mole环节中,关键的三个角色(是不是脸盲)。
主角费昂.怀特海德,饰演一名二等英国士兵。MOLE这条线,基本以他的视角呈现。
法国士兵,阿纽林.巴纳德饰演。
高地炮兵炮兵,歌手哈利.斯泰尔斯(HarryStyles)饰演。
具体的MOLE一周的走向,应该是这样:
主角和一群英*士兵,游走在敦刻尔克街道,遭到突袭,最后只剩主角,主角幸运逃脱来到沙滩。
在上厕所的时候遇到了法国兵,法国兵正在掩埋英国兵的尸体,而被埋的英国兵的整套服装,已经被法国兵穿身上。主角看到他,以为法国兵就是英国兵。
于是他们开始同行,很多人会疑问,他们干嘛不聊天,为何如此少对白。其实这并不会不自然,反而很真实。
大家试想一下,在一个极为压迫的环境,在一个随时面临死亡的时刻,在一个连水都喝不上一口的处境下,谁还有空聊天,难道开场要自我介绍然后聊聊天气吗?
此时的码头,正好有一批伤员要登船,要登上国际红十字的船离开。不巧,这时候正好来了一场空袭。
之后主角和法国兵,正好遇到有一名伤员,他们迅速伪装成抬伤员的医护兵,赶往登船点,想借此方法离开。
但愿望总是美好的,他们虽然把伤员送上船,最终还是被赶下了船。主角和法国兵下船以后,并没有返回码头,而是躲在码头下面,等待有机会偷溜上船。
按照日内瓦协议,只要有红十字标志,战争双方都不应该对救助组织进行攻击。然而德*却违反这一协议。直接把红十字船炸了。
红十字船上的英*士兵,属于高地炮兵团,他们只好弃船,跳入海里,这时主角正好拉了一把某位炮兵团士兵,好让他上到码头。而这位炮兵士兵,就是歌手哈利饰演的炮兵士兵。
就这样,MOLE三位角色开始在一起。主角和法国兵靠着炮兵的安插,成功混进了炮兵团,登上第二艘战舰,准备撤回英国。
他们登上战舰后,法国兵一来担心自己被揭穿,二来担心船再次被击沉,没有进船舱,而是站在甲板上。主角和炮兵则进入船舱找吃的和喝的。
果然,他们没有那么幸运,战舰出港没多久,遭遇了德*的水雷,船被击中,迅速下沉。
躲在甲板上的法国兵,在跳水那一刻,还不忘给困在船舱的英国兵开闸门。此举表明法国兵其实人很善良,只是不太想面对残酷的战争而已。
主角和炮兵,因为法国兵打开闸门,死里逃生,游出下沉的战舰,而他们想爬上一搜救生船,却被拒绝,理由是救生船已经人满为患,没办法再加士兵。
而这艘救生船就坐着那位法国兵,法国兵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扔下了一条绳子,好让主角和炮兵拉着救生船的绳子,跟着一起回到岸上。
回到岸上之后,三人已经精疲力竭,但还是要找回英国的方法,这时他们又遇到了一队炮兵团。这一队炮兵团发现一艘搁浅的渔船,他们正准备赶过去,于是三人成功加入了这支队伍。
等他们到了那艘搁浅的船以后,他们只有耐心等待海水涨潮,好让他们成功脱险。而此时渔船的主人返回,是一位荷兰人,这艘渔船是荷兰渔船,也是来执行大撤退任务的。
而此时德*发现了这艘船,他们想用远距离射击,把这艘渔船打穿,好让这艘船不能成功出航。
荷兰船长这时建议要减轻重量,好让渔船更快重新借着浪潮起航。
而这时正是人心大考验的时候,本来主角,法国兵,炮兵这三位主角,经历了几次脱险,应该建立了很好的关系,但此时炮兵却怀疑法国兵是德国间谍,因为从头到尾没说过一句话,炮兵让法国兵下船,以减轻重量。
主角见状力挺法国兵,而炮兵却不依不饶让法国兵开口说话。这时法国兵不得不承认他是法国人。
此时英国士兵见状,觉得英*优先原则,还是必须让法国兵下船。而主角依然力挺法国兵。炮兵此时忍无可忍,并告诉主角,要么他下去,要么你下去。
主角在这场人性对决面前最终也别无选择。他只能说:“我要回家,但你们这么做不对。”
眼看法国兵就要被轰下船,但因为涨潮,船成功从搁浅回到海水中,船长见状启动引擎。而德*的射击更为猛烈,把船体打出很多的洞。
士兵们见船可以成功行驶,也不管法国兵了,开始用身体堵着枪洞口,好让船不要下沉。
但这艘渔船实在被打出太多的洞口,船体不断在往下沉,再怎么堵也无济于事。大家只能再一次弃船。而法国兵因为听不懂英文,听不懂弃船命令,还在傻乎乎的堵洞口。
这时炮兵在弃船那一刻,反而去告知法国兵,要弃船了,法国兵才反应过来。但为时已晚,法国兵最终没能逃离这艘渔船。
法国兵,卒。
主角和炮兵,则成功弃船,并被正好赶来的“月光石”渔船救上。并在当天晚上,返回到英国本土,搭上火车。
关键词:海上,一天
这是海上以“月光石”渔船解救敦刻尔克的一条线,历时为一天。
角色大概有四位。
“月光石”船长,由马克.李朗斯饰演。
船长儿子,由汤姆.格林-卡尼饰演彼得。
船长小帮手,由巴里.基奥汉饰演乔治。
英国“懦夫”士兵,由和诺兰连续合作了五次的基里安.墨菲饰演。
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任务几天后,英国*府开始征用民用渔船,去敦刻尔克解救更多的士兵。
而月光石船长不想自己的船被征用,他想要自己去拯救被困士兵,于是私自出航。他的儿子和小帮手也跟随而去。
船开出海后,遇到了一艘被击沉的英*战舰,战舰还有一小部分露出水面,上面坐着巴里饰演的英国“懦夫”士兵。
“懦夫”士兵被救上来以后,让船返航,不要再去人间炼狱般的敦刻尔克。而船长当然不管,坚决要去解救更多的士兵,于是“懦夫”士兵和船长,开始从口角争执,延伸到了肢体冲突。
很不幸,在冲突中,小帮手被不小心推倒并撞到头部,受伤极为严重。但换来的是“懦夫”士兵的消停。
也就在这时,他们看到空中有一架英国战机被击中,并迫降在海上,他们马上赶过去,救上了那位飞行员。
飞行员被救上来以后,他们继续前往敦刻尔克。
快到敦刻尔克的时候,他们遇到了一艘英*搜雷船,此时上空正好有德*的轰炸机,把英*扫雷船击沉,而英*扫雷船边上,正好又是从码头出航的那艘荷兰渔船,主角和炮兵他们正准备弃船逃跑。
就这样,“月光石”船救上了不少扫雷船的士兵,也救上了主角和炮兵。并开始返回英国。
而这时很不幸的事情是,在之前“懦夫”士兵和船长肢体冲突中,不小心被推倒撞伤的小帮手乔治,由于伤势过重,卒。
关键词:空中,一小时
在“月光石”船出海的当天下午,英国皇家空*三架飞机编队,去护航敦刻尔克撤退任务。
角色一共有三位,分别是:
汤老湿,汤姆.哈迪,几乎整部电影用眼睛在表演有木有!最后着实被汤老湿感动了一把,整部电影最英勇的战士,没有之一。
另一外飞行员是由杰克.劳登饰演。
还有一位飞行员,是队长,从头到尾只有声音,没有露脸(惨)。
三架飞机,在去往敦刻尔克途中不久,就遭遇德*战机,开始第一轮交战,而第一轮交战中,从未露脸的飞行编队队长,就阵亡了。
之后汤老湿和飞行员还找到了飞机坠机的海上坐标,以及记录了坠机大概时间。
汤老湿在第一次交战后,被敌*还打中了机身,所幸只是坏了飞行读取油量的表盘,只能靠另一位飞行员读取油量数据。
接着他们遭遇了第二次交战。很不幸,飞行员被击中侧翼,不能再继续飞行。但由于海面风浪很小,飞行员选择飞机迫降在海面上。
飞行员迫降后,一度打不开驾驶舱天窗,而此时,“月光石”号船只,正好在飞行员迫降的该水域,月光号船长成功救下了飞行员。
这也是月光号救了之前“懦夫”士兵后,救的第二位英国士兵。
这时,空中只剩下汤老湿。汤老湿继续追击德*战机,打掉了德*又一架战机后,汤老湿计算下油量,感觉需要返航了。
而此时德*又出动了新的轰炸机和战斗机,汤老湿做了一会心理斗争,决定不返航,继续战斗,保卫海上返航部队。
但毕竟敌多我寡,汤老湿很难以一敌三,(一般一架轰炸机会有左右战斗机护航)。德*的轰炸机成功投掷了炸弹,炸毁了扫雷船,而这艘扫雷船的部分船员,正好被“月光号”和其他的民用船救上,包括也救上了主角和炮兵在的荷兰渔船。
汤老湿最终还是把轰炸机击中,让载满士兵的民用船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害。而汤老湿自己利用后备油量,飞到了敦刻尔克沙滩。
飞到敦刻尔克后,汤老湿的飞机已经没有任何油量,飞机引擎停止了转动,汤老湿在这种情况下,靠着飞机的滑翔,还打下了一架德*的战机。敦刻尔克沙滩的士兵,一阵欢呼,鼓舞了士气。
最后,汤老湿没有选择跳伞逃生,而是把飞机迫降在德*控制范围的区域,烧毁了飞机,而汤老湿则成了德*的俘虏。凶多吉少。
关键词:三段时空
诺兰借助着陆海空三个区域,再用一周,一天,一小时的时间坐标,混合解构,重新构架出了独特的视听效果。
这样的做法,可以让每一个环节的紧张程度得到叠加,也塑造出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撤退行动。
但不得不说,紧张气氛虽然出来了,但却打破的每个事件的情感酝酿,并造成了每条故事线的模糊。
尤其是空中一小时的片段,诺兰其实是想把每一次交战,和陆上的逃生,海上的脱险并成一条情绪线,情绪线并成功了,确实看了让人很紧张,但感情线却被打断了。
比如汤老湿在打掉德*战机以后,发现了有新的德*轰炸机,然后在纠结自己要不要返航,而这时候剧情切回到了陆上,然后又切回到海上。
这样的情感打断还有好几处,只能说,诺兰为了营造情绪和气氛,割断了很多人物内心的情感线。这样做其实没有对错,只有导演自己本身的选择罢了。
毕竟《敦刻尔克》是一部群演戏,每个人的戏份本来就不多,再加上短短的分钟,还要把陆海空三段时空发生的事情交代清楚,已经很不容易。
关键词:汤老湿为何不跳伞
在汤老湿超额完成护航任务之后,汤老湿本来要跳伞,跟着大部队一起返回英国,但汤老湿没有这么做,他选择降落飞机,再把飞机烧毁。
大聪个人认为,汤老湿觉得如果自己跳伞,就会造成飞机无控制自由滑翔,很有可能会飞到居民区,对地面的建筑和人员造成伤亡。
另外,汤老湿可能还会担心飞机因为是完整的,并没有损伤,自己弃机跳伞,飞机坠落万一损坏不完整,落入德*手里,空中*事机密科技就会间接落入德*手里。要知道,当时英国的“喷火”战机,比德*的B略胜一筹
当然,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就是影片要升华嘛,汤老湿如果跳伞,和大部队一起撤退,就达不到那种英勇就义的感觉。
但不得不承认,影片剧情这么涉及稍微有些牵强,因为毕竟有更好的办法解决这个事件。比如汤老湿在准备跳伞的时候,就把燃烧弹点燃,然后让飞机对着海的方向飞,自己再跳伞,和大部队打道回府。
毕竟在战争时期,皇家空*飞行员是极为珍贵的,一位有作战经验的飞行员,更是极为稀有的。
关键词:递毛毯的老人是否瞎眼
在影片最后,主角和炮兵上火车回*营报道前,英国民众在两旁,像英雄般欢迎士兵成功撤回,递上食物,水,毛毯。
其中就有一位老人,从头到尾没有抬头,只是一个劲的递毛毯。
最后,这位老人伸手去摸了摸主角的脸。很伤感,很复杂。炮兵上到火车的时候,留下了泪,因为他羞愧的觉得,老人情愿不抬头,也不愿意看到他们。因为这次撤退,根本就不是胜利。
老人到底瞎没瞎?这里其实是开放式的理解。
倾向于老人眼睛是瞎的,当然可以,因为他递毯子的时候,有用手去摸主角的脸,他这种举动应该是想记住士兵的脸,记住这一刻。
当然,也可以理解为炮兵说的,老人觉得这一次撤退其实就是一次失败,不管如何粉饰,不管这次撤退如何成功,但始终是打败了才撤回来,因此实在没有办法正视这些回来的士兵。所以老人选择不抬头,只用手去轻轻触摸这些年轻的士兵。
关键词:乔治的死
电影中一些桥段映射的含义,其实很好理解,比如在荷兰渔船争执那段,炮兵威胁法国人下船,反映了人为了活下去的挣扎。
比如汤老湿最后选择被俘虏,反映了汤老湿够帅够英勇。
但“月光石”小帮手在冲突中意外死亡,也是电影中最意外的存在,甚至有些突兀。
大聪一直想不明白电影这样设计,要表达的是什么。后来二刷三刷以后,渐渐明朗了乔治死的意义。
在乔治受伤的时候,也就是彼得知道乔治眼睛看不见的时候,“懦夫”士兵有询问乔治伤势如何,彼得这时有些生气,告诉他乔治现在很不好。
但当乔治死了以后,“懦夫”士兵有跑过来关心的问,那个小男孩,还好吗?
船长儿子彼得想了一会,说,他没事。
仔细回想整部电影,英国民众一起帮忙撤回英*士兵,但死的只有乔治吗,当然不是,在真实历史里,英国民众在这次撤退任务中,一样有牺牲。
如果把乔治这个人物代表英国民众之一,电影安排乔治死去的隐喻,就会明显很多了。
代表着英国民众之一的乔治,去拯救困在敦刻尔克的士兵,因为他们是保卫家园的实力,必须拯救。
而此时这些士兵自己有些也很迷茫,也开始害怕,比如“懦夫”士兵就是代表之一,而乔治的死,正是间接死在了这位士兵的手里。
换个层面理解,正是英国民众为了这些英国士兵,不得不做出的牺牲。因为士兵的撤退,所以会有民众要无辜的死去。
而彼得代表活着的英国民众,转达了对士兵的意思,从一开始的他很不好(我们不想去救你们这种“懦夫”),到他没事了(我们和你们一起共存亡)。
这一层面的隐喻,十分晦涩,而且大聪觉得,并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不知道小伙伴们是不是这么理解的。
很遗憾,电影中的人物和剧情,都不是真实事件,但虽然这样,还是多少能找到一些人物原型和出处的,有一些段落,则是听民间故事改编而来的。(资料收集自采访与相关维基)
影片一开始,空中散落大量的招降单,在历史中是真实的,只是用了黑白印刷,并不是有颜色的,毕竟战争年代,还是省点彩色油墨比较好。
另外,还有其他没有图形只有单纯文字的招降单,文字写着会受到人道主义待遇之类的话语。
在英国海*征用私人民用船只时,一开始确实只是征用船只,由海*来驾驶去撤回士兵,但之后英国海*船员严重不足,只能号召英国船主自己开船去敦刻尔克参与救援。
汤老湿饰演的飞行员,人物原型取自二战期间,一位很出名的新西兰飞行员AlanChristopherDeere,这位飞行员在敦刻尔克撤退任务中,成功击落了好几架德*的B,但在到达敦刻尔克的时候,Alan被德*击中,迫降到敦刻尔克上方的比利时海滩上,并被当时一名士兵救出。
此时Alan头部受了轻伤,借着比利时盟*的车,重新开回到敦刻尔克,而在登船回英国途中,被士兵骂:你到底在哪里?
这句话正好也出现在影片中士兵对飞行员的话。
而在敦刻尔克大撤退这段时间,士兵确实不止一次吐槽自己的空*,没有尽到权力保驾护航。
在电影中,有人脱下装备,想亲自游过这个海峡。
在真实历史中,确实有一些士兵真的这么干过,但却没有人成功,毕竟敦刻尔克到英国,并不是最近距离,最近距离应该是加来到多佛。也就是俗称的“英吉利海峡”。
历史中倒是有很多游泳健将和冒险家,成功穿越过英吉利海峡,但那是食物充足,温度季节适宜,并且有船只照看情况下完成的。
如果从法国加来游到多佛,一般需要连续游泳十几个小时。
在真实撤退历史里,总体来说虽然很有秩序,但是确实发生了电影中互相争抢“船票”的故事。有些士兵甚至拿枪护指,引发激烈对峙。现在采访回当时做这些事情的士兵,他们都非常惭愧。
丘吉尔在敦刻尔克撤退取得胜利以后,对下议院发表了演讲,演讲的内容比电影最后要更长。但最精彩的也是电影那几段。
以下节选了丘吉尔对英国决战到底的排比句演讲:
欧洲大片的土地和许多古老著名的国家,即使已经陷入或可能陷入秘密警察和纳粹统治的种种罪恶机关的魔掌,我们也毫不动摇,毫不气馁。我们将战斗到底。我们将在法国作战,我们将在海上和大洋中作战,我们将具有愈来愈大的信心和愈来愈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将不惜任何代价保卫我们的岛屿。我们将在海滩上作战;我们将在敌人登陆地点作战;我们将在田野和街头作战;我们将在山区作战;我们决不投降。即使这个岛屿或它的大部分被征服并陷入饥饿之中,这是我一分钟也没有相信过的,我们在海外的帝国臣民仍要英国舰队的武装保护之下,继续战斗,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用它全部的力量和能力,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其实,没看电影之前,大聪已经对诺兰版《敦》有过无数的想象,想象着诺兰如何运用复杂的表现手法,去展开这一个真实的历史故事;想象着诺兰到底在电影中留了多少悬念,让观众慢慢解密....
如果从想看诺兰式电影的角度来说,这部《敦刻尔克》,会让人多少有点小失望。虽然物有所值,但并不物超所值。
在看电影结尾的时候,男主从火车上醒来,大聪一度错觉,难道!这是一场梦?难道,主角其实已经死在了敦刻尔克?
如果电影真的这么拍,会有多奇妙呢?!
当然,这也是大聪自负的随便胡思乱想而已。现在的《敦刻尔克》,已经很好。
如果只单纯从观看一部电影的角度来说,《敦刻尔克》绝对是上乘之作,视听上也绝对会超出你的预期。
《敦刻尔克》已经不是值不值得看的问题,是你要去选择进电影院看多少遍的问题。
不得不说,影片二刷三刷以后,发现诺兰确实在尝试不断自我超越,但相比于那些已经沉淀在人们心里的经典战争片,或许还存在距离,希望《敦刻尔克》能跨过时间的考验,能发酵出更多的思考。
一切,就让时间去证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