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波兰贵族共和国成立,沙皇俄国趁机入侵,试 [复制链接]

1#

引言

一五六九年,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于卢布林宣布合并,组成了一个不可分的国家波兰贵族共和国(或波兰立陶宛王国),这是一个多民族的封建农奴制的国家。

十七世纪波兰的社会经济和*治制度

波兰的封建农奴制庄园经济占统治地位,农民在领主土地上工作的日数,从十七世纪初的每周一天,增加到十七世纪末的每周六天;农民还要给地主缴纳粮食、肉类、青菜等“贡物”,要负担修道、采伐等各种义务。波兰的贵族对农民的压迫是毫无限制的,他可以随意出卖和惩处农奴。

十七世纪后半期的城市、商业和工业也处在衰落状态,工业生产以行会手工业为主,波兰的贵族轻视工商业,贵族出于自己的私利,使国家免税从西欧进口工业品,并奖励向西方出口粮食、木材和其他农产品,其结果使波兰城市手工业衰落,长时期妨碍了手工工场的发展和资产阶级的成长。

十七世纪中叶,统治阶级本身也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小贵族陷于破产,成了地主权贵的食客。波兰的贵族占人口十四分之一,是特权等级,充任文武官职,占有土地,不负担任何捐税,只有战时出征的义务。贵族可以无代价地开采*府的矿山,掌握审判权。高级僧侣也由贵族出身的人担当,享有贵族同样的权利。

一五七二年,亚盖沃朝西吉斯蒙二世死亡,王朝断绝,从此确立了选举国王的制度。地主权贵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力,在选举时制定一些决议要国王遵守。国王不能指定继承人;没有议会同意,不能派出公使,不能接见外国使节;国王无权宜战、媾和,甚至国王结婚都要受议会的干预。国王往往是支持他的那些地主权贵们的傀儡。一五八九年,议会制定了一个章程,规定:议会的决议只有在一致通过的时候才发生效力。从一六五二年到一七六四年所召集的五十五次议会中,只有七次完成了工作,四十八次都半途而废。

波兰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当大俄罗斯受到蒙古人压迫的时候,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归并于立陶宛大公国以寻求保护。十六世纪,立陶宛自愿同波兰合并。由于波兰的文化水平较高,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贵族在很大程度上波兰化了。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贵族也从波兰王国获得了贵族的特权,他们同波兰贵族一起,成为白俄罗斯、乌克兰农民的统治者。波兰人信天主教(旧教),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信东正教,北部和西部的德意志人信新教。

旧教占统治地位。非旧教徒不能担任公职,他们迫使信奉东正教的斯拉夫人改宗天主教。这就使得俄国的沙皇以“保护东正教徒”为借口,干涉波兰的内*,并把过去的立陶宛公国当作被波兰压迫的俄罗斯地方,而向波兰提出领土要求。波兰王扬·索别斯基(一六七四-一六九六年)说:“波兰将由宗教上的纠纷招致灭亡”。

十七世纪波兰的对外关系

乌克兰农民处在乌克兰和波兰封建主的双重压迫之下,并且还受民族和宗教的压迫,乌克兰农民在一六四八年发生了反抗波兰封建主压迫的大规模起义。与此同时,白俄罗斯人民也发生了反抗波兰、立陶宛的封建压迫的起义。一六五一年六月。在波兹南等地发生了波兰农民的大规模反封建斗争。这些起义都遭到波兰封建主的残酷镇压。

沙皇俄国趁此机会侵占波兰的领土。乌克兰农民起义领导者、哥萨克首领波格丹·赫麦里尼茨基(一五九五-一六五七年)由于憎恶波兰,于一六四九年请求乌克兰归并到沙皇的统治之下。一六五一年二月,莫斯科全俄缙绅会议决定,正式宣布俄国*府准备接受乌克兰归其统治,并积极准备对波兰进行战争,加强对乌克兰的“帮助”。

一六五四年一月,乌克兰人在培列雅斯拉夫集会宣布,乌克兰归并于沙皇俄国。一六五四年三月,赫麦里尼茨基在莫斯科同沙皇签订协定:乌克兰保有城市和地方的自治权,乌克兰哥萨克*队可有六万人,外交上除对波兰、土耳其关系由沙皇决定外,俄国不得干涉。其后,沙皇*府逐步废除了这些协议。

一六五四年夏,俄*进攻波兰,开始了一场俄国同波兰之间的战争(一六五四-一六六七年),俄*占领了明斯克、维尔诺、哥诺、格罗德诺各城市,赫麦里尼茨基同俄*一道占领了卢布林,向里沃夫推进,波兰遭到了一系列惨败。瑞典和普鲁士的统治者决定利用波兰的困境。一六五五年,瑞典*队进攻波兰,占领了华沙和克拉科夫。布兰登堡选帝侯占领了介于布兰登堡和他在普鲁士的领地之间的波兰领土。一六五七年,布兰登堡选帝侯同波兰订立条约,强迫波兰*府承认他在普鲁士的领地,脱离对波国王的封建依附关系。

瑞典国王、布兰登堡选帝侯、特兰西瓦尼亚的君主和赫麦里尼茨基谈判瓜分波兰的领土。波兰的农民和小贵族组织游击队,抵抗外国侵略者,到一六五六年,从外国占领者手里解放了大部分国土。一六六0年,波兰同瑞典在奥里夫缔结和约,国王扬·卡吉米尔放弃了波兰国王保有的瑞典国主的称号,并承认北部里夫兰地亚、埃斯特兰地亚和埃杰尔岛归瑞典所有。条约又承认了普鲁士的布兰登堡领地完全脱离波兰王室而独立。

一六五六年,沙皇阿列克塞同波兰订约,规定波兰在下届议会上选举他为世袭的波兰国王。波兰议会拒绝选沙皇阿列克塞为其国王。于是,俄国在一六五八年再度对波兰发动进攻。一六六七年,波兰同俄国签订了《安德鲁索沃休战协定》,规定:波兰把斯摩棱斯克、塞维尔斯克地方划归俄国,并承认德涅伯河东岸乌克兰合并于俄国,西岸归波兰,基辅由俄国占有两年。一六八六年,波兰同俄国缔结“永久和约”,波兰保证放弃对基辅和俄国的领土要求,保证东正教徒的信教自由。

一六五七年,赫麦里尼茨基死,德涅伯河东岸乌克兰起而反叛,俄*予以镇压,并于一六五九年决定增加驻乌克兰的俄*数量,削弱乌克兰首领的职权。一六六0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尤里·赫麦里尼茨基(波格丹之子)同波兰订约,规定乌克兰要重新回到波兰,然而没能实现。

乌克兰人对其土地被分割为东西两部分不满,一部分乌克兰人投向土耳其苏丹,幻想依靠土耳其帮助来统一乌克兰,土耳其苏丹借机进攻波兰,一六七一年,土耳其*队占领了波多利亚及卡美涅茨要塞,一六七二年,波兰同土耳其签订布恰奇条约,把波多利亚和德涅伯河西岸乌克兰大部分地方割给土耳其。波兰议会没有批准。一六七六一一一六八一年,俄国同土耳其因争夺河西乌克兰发生战争。波兰国王扬·索别斯基乘机收复了波多利亚的一部分国土。一六八三年,索别斯基在维也纳城下击溃了土耳其的*队。一六九九年,波兰同土耳其订立卡罗维茨条约,波兰仍旧保有德涅伯河西岸的乌克兰地方。

彼得一世对波兰的*策

一六九六年,国王扬·索别斯基死,波兰进行了新的国王的选举。主要的王位候选人有两个,法国人孔德公爵和萨克森选帝侯弗里德里希·奥古斯都二世。一六九七年,沙皇彼得一世在旅欧途中出而干预波兰内*。他从凯尼斯堡致函波兰议会,要求波兰选出同俄国“友好的人”,反对波兰选举同土耳其结盟的法国人,并宣称,俄*已推进到波兰立陶宛边境。

一六九七年六月十七日,波兰议会进行国王选举,亲法派和亲俄派的成员用*刀互相砍杀,在俄国支持之下,奥古斯都二世带领萨克森*队进入波兰,登上了王位。一六九八年夏,彼得一世在归国途中,同波兰国王奥古斯都二世会见,双方约定对瑞典战争,共同瓜分波罗的海沿岸的瑞典领土。由于波兰议会拒绝向瑞典宣战,于是奥古斯都二世决定只由萨克森*队同瑞典作战。

一七O二年五月,瑞典国王查理十二率*队占领华沙。一七O六年查理十二侵入萨克森,迫使奥古斯都二世签订阿尔特朗斯塔特和约,规定奥古斯都二世放弃波兰王位,承认斯坦尼斯劳斯·列申斯基为波兰国王。一七O九年,波尔塔瓦战役中,瑞典战败,在彼得一世扶植下,奥古斯都二世重又登上了波兰王位。

奥古斯都二世企图在波兰建立专制*体,取消选举国王制和自由否决权的打算遭到了波兰地主权贵的反对和彼得一世的不满。彼得一世派遣俄*占领了波兰,并迫使奥古斯都二世同地主权贵签定一项协议(一七一六年),规定:奥古斯都必须把萨克森*队撤离波兰,禁止在今后有任何贵族*,限制国王雇佣*队数目为一万八千人,立陶宛*队为六千人。

结语

这一协议于一七一七年二月为议会所批准。一七二0年,俄国同普鲁士签订条约,保证维持波兰的现行国家制度。其目的是继续保持波兰国家的*治制度的混乱状态。“彼得大帝有步骤地毁坏了波兰,他的继承者只要伸手去拿就行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