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莱特湾海战,日军为什么出动全部海上力量希 [复制链接]

1#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labs.html

年夏,美国太平洋舰队攻占了马里亚纳群岛,撕开了日本的“绝对国防圈”,美*的B-29远程轰炸机可以从塞班岛起飞,直接对其本土进行战略性轰炸,而西南太平洋的马克阿瑟也不甘示弱,矛头直指菲律宾,开始向日*内层防御挺进。

日本上层也终于意识到败局已定,希望能够“体面”地结束战争,并一致通过以“顽强的抵抗迫使美国改变让日本投降的要求”。于是,双方在莱特湾进行了一场历史上最大的、也是最后一次航母决战。那么,为什么会选择在莱特湾呢?

美*战列舰在攻击

这还要从美*太平洋战略调整说起。

按照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作战计划,尼米兹从中太平洋向西进攻, 沿新几内亚岛北岸向西推进,形成两大战略方向与进攻路线,并为了促使日本尽早无条件投降,登陆日本是必要的选择之一。然而,问题就出在从哪里开始进攻?

原来,“登陆日本”就必须先切断其本土与南洋的联系,攻占菲律宾或台湾成了必要前提。由于两岛分属 、尼米兹两大战区的地盘,两条进攻路线很快演变成陆*要打菲律宾、海*要打台湾的争吵。当然,这种争执是可以理解的。

莱特湾所处位置

眼看着日*一天不如一天,陆、海*都希望获得更大的荣誉,而 进攻菲律宾就必须有强大的海*做保障,尼米兹岂肯轻易当陆*的“配角”,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罗斯福只得再次出马调解双方矛盾,善辩的 自然胜出。

实际上,尽管两个方向距离日本的路程大致相同,但从所需部队、舰艇、飞机、补给品以及海运距离与时间看,年2月之前不可能攻打台湾,而攻打菲律宾只需6个师的兵力就能满足条件。这也是罗斯福决定攻打菲律宾的根本原因。

、罗斯福、尼米兹

也就是说,尼米兹的太平洋舰队主力必须配合 的行动。但此时, 距离吕宋岛最近的战略基地还有公里,为了有助于顺利攻占吕宋岛,就必须建立一个前进基地,而位于菲律宾群岛中部的莱特岛,立刻上升到战略地位。

这意味着,美*进攻菲律宾的战役首先是从莱特湾登陆开始的。而此时的日本,菲律宾和台湾等地的防御也一刻没有松懈,他们一边抽调精锐部队加强陆地防卫,一边集中海*全部力量并制定“捷”号反击方案,准备孤注一掷地与美*决战。

美*航母编队

那么,日*为什么选择在莱特湾进行决战?

其实,在日*大本营的防御策略中,根本不知道美*下步的主攻方向,但保护其在南洋的核心利益与基地是不争的事实,因此菲律宾和台湾是日*防守的重点。那么,日*既然要防守菲律宾,只须守吕宋岛即可,却为什么决定在莱特岛决战呢?

首先,从实力看,日本十分清楚即使集中全部的力量也无法扭转败局,但顽强的垂死挣扎就是要提醒美国人,日本不会轻易投降。当得知美*率先登陆莱特岛,从海、陆两个方向同时进行反登陆作战,仍有阻止美*的机会,甚至吓退其进攻。

美*航母上的防空火力

其次,在美*为登陆莱特岛进行战役准备期间,尼米兹发动了对台湾的佯攻,日*在付出多战机的代价后,仅击伤美*2艘巡洋舰,却宣称“击沉航母11艘、击伤8艘”。日*高层十分欣慰,并想当然地认为美*的海空力量已被大量消灭。

随着美*正式拉开登陆莱特湾的帷幕,日*大本营大胆地下令出动全部海*力量,试图将美*歼灭于登陆场,将其挡在吕宋岛外。在他们看来,全力阻止美*登陆莱特湾,既显示日*强大的“实力”,又借机将防守吕宋岛的压力推向外围岛屿。

美*登陆舰队

最关键的一点,相比远道而来的美*,日*具有“守株待兔”的优势,尤其是在菲律宾群岛超过个岛屿上,均有一定的日*把守,而各岛屿的陆基航空兵更是围攻美*登陆舰队的强劲力量。在他们看来,莱特湾是围歼美*的理想之地。

换句话说,日*放弃了固守吕宋岛的方案,错误地将主力过早地用于外围决战,起初并未进入交战双方视野的莱特岛,十分巧合地发生了一场海空大战。但结果是日*包括4艘航空母舰在内的近40艘舰艇被击沉,日本联合舰队已名存实亡。

登上吕宋岛

尽管莱特湾海战发生得有些偶然,但毫无悬念“一边倒”的局面,反而给了美*歼灭日*海上力量的机会,远远超出了莱特岛作为前进基地或者“跳板”的意义,为美*顺利攻占整个菲律宾扫清了障碍,以至于 可以十分风光地踏上吕宋岛。

大家认为呢?欢迎留言并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美*为何先攻塞班岛?偷袭珍珠港的元凶在这里

常拿什么抨击尼米兹?21位少将参战,3天却阵亡近人

日本联合舰队第3任司令凭什么判无罪?有他在,美*一天击落架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