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皮亚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德军闪击波兰,波兰如果不犯错误,能达到什 [复制链接]

1#

提起二战爆发的首战—波兰战役,许多*事和历史爱好者都很熟悉,这是纳粹德国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让全世界人民第一次见实了“闪击战”的威力。

战役结果大家也都熟悉,那是一场一边倒的不对称战争。德*凭借先进的装甲闪击战术,一路上以摧枯拉朽之势横扫波德平原,打得波兰溃不成*。

关键时刻,苏联也背后捅刀子,在波*即将崩溃之际迅速出兵,占领了寇松线以东的波兰领土。

结果,在德三和毛熊两大强敌的夹击之下,波兰不到一个月就迅速亡国,再次成为一个地理名词。

于是乎,人们在扼腕叹息之余,不由得思考:难道一个处于大国夹缝中的小国,在危机来临之际,就只能甘当被痛宰的羔羊,一点抗争和生存的权力都没有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翻阅了大量二战史资料,发现波兰的迅速败亡,虽然与对手的实力强大,英法盟友的背信弃义和苏联的趁火打劫有关,但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这些问题包括对自己实力的过高估计,对盟友的过分依赖,兵力调配的巨大漏洞等。

波兰如果能在战前避免这些问题,少犯错误,即便不能拒敌于国门之外,也能迟滞、消耗侵略者的步伐,说不定会获得国际社会和盟友的援助,是不会败的那么惨的。

本篇,我们就来分析下波兰战役,如果不犯这些错误,波兰能达到什么样的最佳结果。

我尽量写得简单通俗一些,帮大家从整体上理清事件发展脉络,至于德*和波*在每场战斗中的具体战术运用,我会另外发文来介绍,本篇就不那么专业的讨论细节了。

一、战前波兰与德国和苏联的恩怨往事

波兰作为一个现代国家的存在时间并不长。自年,波兰被叶卡捷琳娜大帝和普鲁士瓜分完毕后,在此后多年的时间里,他就一直处在德国和沙俄的统治之下。

一战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将沙俄变成了苏俄,伟大的列宁导师仁慈地废除了叶卡捷琳娜大帝与普鲁士签订的瓜分波兰的条约,承认波兰享有“独立和统一的权利”。

就这样,国破家亡多年后,波兰人迎来了复国的机会。年11月18日,毕苏茨基在华沙组建联合*府,宣告亡国年的波兰独立建国。

按常理来讲,作为西斯拉夫人的波兰,在东斯拉夫人列宁导师的恩赐下实现了借尸还*,即便不把这复国大恩向导师涌泉相报,也最起码要保持和平共处,两不相犯。

但波兰却忘恩负义地“趁火打劫”。他们在一战后协约国反苏反共势力的挑逗下,向新生的苏维埃*权发起进攻,而且一度兵临莫斯科城下,史称苏波战争。

虽然伟大的苏联红*进行反击,将波*赶了出去,并将战火烧到了华沙。但他们却在华沙城下“虎落平阳被犬欺”,在华沙战役中被波*击败。

不得已,苏俄与波兰签订《里加条约》。根据该条约,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的大部分划归波兰,使得苏俄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大片领土。

从此,波兰与变成苏联的苏俄开始交恶。

同样,一战后,德二帝国也战败了,被迫接受《凡尔赛条约》,协约国为了惩罚德国,就在古代史上属于波兰,近代史上属于德国的东普鲁士土地上让波兰复国。

由于波兰复国的大片领土都是德国的普鲁士龙兴之地,其中的但泽走廊还导致德国本土与东普鲁士的分隔,因此,德国对于波兰的仇恨更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们分别对比一下一战前后德国的版图,就会发现,一战前的欧洲地图是没有波兰这个国家的,一战后,协约国硬是从德国、奥匈帝国、沙皇俄国那里挖出一片土地来让波兰复国。

一战前

一战后

因此,在小胡子元首上台后,就提出了向东方扩张“生存空间”的理念,并宣称将建立一个在欧洲拥有霸权的泛德意志国家。

这一理念使德国与波兰的关系急速恶化。但元首怕和波兰关系交恶,会促使苏联与波兰走近,所以他及时改变方针,表示愿意改善波德关系,以外交手段解决两国纷争。

年,德波两国签订了为期10年的《德波互不侵犯条约》。

对于元首的迷雾弹,波兰显然意识不到威胁,他不仅奉行亲德*策,还开启了与虎谋皮的作死模式。对于元首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行径,波兰不但不谴责,还举双手表示支持。

同时,波兰还仿效德国,以武力威胁立陶宛承认维尔诺是波兰领土,从捷克斯洛伐克手里吞并了捷欣。这些作死行为都令波兰在欧洲的形象恶化,国际地位更为孤立。

元首一看波兰这个二混子居然在自己身后有样学样,闷声不响地埋头发财,就有一种“山中无老虎,猴子要称王”的感觉。

为了证明自己才是那只老虎,元首向波兰提出了把但泽还给德国、并在走廊建立一条高速公路来连结东普鲁士的要求。并表示倘若波兰答应,将来会把西乌克兰给波兰作为补偿。

但波兰十分豪横地就拒绝了:西乌克兰我自己会取,但泽走廊给你才是你的,不给你,你不能来抢。大波波拒绝归还但泽走廊,让元首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接着,波兰又在背地里联系英法。年4月6日,波兰与英国签署《英国-波兰安全保证条约》;5月19日,波兰又与法国签订类似议定书,表示当波兰受到攻击时,法*将攻击德国,当法国受到攻击时,波兰也会进攻德国。

此举让元首感觉这只猴子太不像话了,太不把老虎放在眼里了。于是他以波兰接受英法两国的保护为由,废除了《德波互不侵犯条约》,并命令德*在8月前做好进攻波兰的准备。

随后,元首又和东边的钢铁慈父斯大林改善关系,两国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条约还附加一项秘密条款:战争爆发后,由苏德两国以寇松线为界共同瓜分波兰。

就这样,波兰将要面对德三与毛熊这两个强盗的第四次瓜分。

二、双方的战前部署

在说双方的战前部署前,我们先看看两国的地理位置关系,为了使大家不至于看图看得头晕脑胀,我特意放一张简单明了的地图,如下图:

如果猛的一看,是不是感觉波兰被德国从三面都包围了,波兰很像老虎嘴里叼着的一块大肥肉。只不过这只老虎的上牙槽把牙给崩了,有一个豁口,这个豁口就是但泽走廊。他把德国分为本土和东普鲁士不相连的两部分。

其实,一战后的德国本来不是上图那个样子的,在《凡尔赛条约》的沉重打击下,一战后的德国应该是下图这个样子。

但由于元首上台后,凭着他那一张把死人说成活人的臭嘴,加上外交欺诈、暴力恐吓、坑蒙拐骗等手段,分别于年和年,兵不血刃的吞并了他的老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使波兰处于一种被德国三面包围的不利态势。

从地缘*治的角度看,波兰已经成了德国嘴里的一块肥肉,被人家吞到肚子里是迟早的事,我们不禁为大波波的命运捏把汗。

而德*的兵力布置也是围绕着这张虎嘴的上下牙槽进行的,共有两个集团*群:

在上牙槽的波美拉尼亚和东普鲁士,德*集合了由21个师编成的“北方”集团*群,总指挥官为冯·博克上将。

下辖第3集团*(司令官屈希勒尔上将)和第4集团*(司令官京特·冯·克鲁格),这个第4集团*还下辖此时默默无闻,却即将扬名立万的古德里安第19装甲*。如下图

在下牙槽的西里西亚和捷克斯洛伐克,德*集结了由33个师编成的“南方”集团*群,总指挥官为龙德施泰特,但他手下有一名此时籍籍无名,将来会一炮而红的参谋长曼施坦因。

“南方”集团*群下辖第14集团*(司令官李斯特上将)、第10集团*(司令官赖歇瑙上将)和第8集团*(司令官布拉斯科维兹上将)。如下图

南北两个集群分别由第1航空队和第4航空队提供支援。

德*共投入了44个师,其中有7个装甲师,4个轻装甲师,4个摩步师,架飞机,辆坦克,共计88.6万人,如果算上预备队则达到万人。

至于每只部队的番号和具体任务,我就不介绍了,怕大家看得更乱。

我们再看看波兰的*事部署:

战前的波兰,在欧洲也是一个*事强国。面对日益严峻的威胁,波兰统帅部也制定了代号为“西方计划”的对德作战计划。

波兰为了抵抗侵略,出动了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摩托化旅。有轻型坦克辆、超轻型坦克辆、火炮门,飞机余架,总兵力为约万人。

纸面上看,波*与德*的差距看起来不那么悬殊,但在武器性能和战术理念上却差得老了去了,波兰的坦克是“薄皮大馅”的豆战车,作战方式还是以骑兵冲锋为主,作战理念还是一战时期的堑壕战。

所以,波兰的作战计划还是以防御为主,他的战略目标是:在东边把德*拖住,等英法联*在西线发起进攻,德*回援西线后,自己再利用骑兵反攻德国,直捣柏林。

这么看,波兰把身家性命完全依托给英法盟友,不得不说他也太了解盎撒人和高卢人的尿性了,而且还制定了这么雄心勃勃的反击计划,也太“傻白甜”了。

波兰和德国的边界线很长,有公里。而面对如此漫长的国境线,在兵力布置上,波兰也只能沿着那张大嘴巴布置,按逆时针方向分别部署的是“莫得林”集团*,波兰走廊的“波莫瑞”集团*,“维希库夫”战役集群等等。如下图

波兰这种把所有兵力布置在边界线的做法是十分危险的,他很容易会被德*包了饺子。

三、战役过程

年9月1日凌晨4时45分,随着小胡子的一声令下,犹如蝗虫过境般的德*轰炸机群呼啸着向波兰飞去,朝着波兰的兵营、*火库、机场、铁路、公路、桥梁等一顿狂轰滥炸。

同时,在地面上,德*的火炮万炮齐鸣,炮弹如雨点般倾泻到波*阵地上。

约1个小时的炮火准备后,德*各路大*从北、西、西南三面发起了全线进攻,波兰有幸成为首个被空地一体化闪电打击的中奖者。

波*猝不及防,架飞机没来得及起飞就被炸毁在机场,无数武器装备及辎重来不及撤退就被摧毁,交通枢纽和指挥中心顿时瘫痪,部队陷入一片混乱。

德*各路大*以装甲部队为突击力量,在一马平川的波兰平原势如破竹般地撕碎了波*防线,将数量庞大但装备陈旧的波兰集团*迅速撕裂、合围。

德*各路大*的主要进攻方向是按下图标记的路线进行的。

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群以第10集团*为中路主力,以第8集团*和第14集团*为左右两翼掩护,从西面和西南面向维斯瓦河中游挺进;

博克的北方集团*群以克鲁格(古德里安此时的上司)的第4集团*为主力,向东直插“波兰走廊”。另以屈希勒尔的第3集团*从东普鲁士向南直扑华沙及华沙后方的布格河。

其中,北面那个指向最长,跑得最远的黑色箭头代表的是古德里安第19装甲*的行进路线。

曾经的一战大头兵下士,现在的元首希特勒兴奋地宣称:“从那时起,我只是德意志帝国的一名*人,我又穿上这身对我来说最为神圣、最为宝贵的*服。在最后的胜利之前,我决不脱下这身*服,要不就以身殉国。”

元首的演说引起了人们的一阵阵欢呼,而身边高贵的普鲁士世袭*官团们则尽量憋住不让自己笑出声来。

9月3日上午9时,英国向德国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德国必须停战,否则英国将向德国宣战。接着,法国也向德国发出类似的通牒。

当元首接到英国的最后通牒时,他沉默地坐在那里动也不动,若有所思。但戈胖子立即回过头来安慰说:“假使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上帝也应该会饶恕我们的。”

随后,元首决定一条路走到黑,对英法两国的通牒置之不理。于是,英法两国相继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德*突破波*防线后,以每天50-60公里的速度向波兰腹地突进。

我们挑重点地说,在这场大进*中,德国装甲闪击战的祖师爷古德里安成功地实践了他的大纵深闪击战理论,率领他的第19装甲*取得了辉煌的胜利。

第19装甲*辖有1个装甲师、2个摩托化师和1个步兵师。开战后,古德里安率部迅速突破波兰边境防线,9月3日推进至维斯瓦河一线,完成了对“波兰走廊”地区“波莫瑞”集团*的合围。

这时,古德里安和他的小伙伴们看到一大波波兰骑兵挥舞着马刀杀气腾腾地向他们冲过来了。这个时候的德*士兵也是新兵蛋子,都是第一次实战,没见过这种不要命的阵仗,顿时吓傻了,不知道该怎么办。

但好在他们有一个经历过一战实战的指挥官——古德里安。

古德里安一看,嘿,怎么我的装甲洪流还能被你这老掉牙的骑兵吓住吗?他急忙下令一个个呆若木鸡的德*新兵赶紧躲在坦克后面,随即下令用坦克炮和机枪向波*疯狂扫射。

结果可想而知,骄傲的波兰“翼骑兵”的后代们本来想和条顿骑士团的后代们来一场硬碰硬的公平对砍,却被不讲武德的条顿骑士团的后代将决斗演化成了一场实力悬殊的屠杀。

第二天,希特勒来到第19装甲*视察,古德里安向希特勒挑起大拇指,说道:“波兰人果然是纯爷们啊,一个个拿着40米的大砍刀奔着我们就冲过来了,把我的小伙伴们都吓傻了。”

元首急忙安慰道:“不怕不怕啦,赶明再给你调几百辆坦克来。”

德*的进攻使波*完全陷入了被动挨打的境地,这是波兰人,也是全世界第一次领教了“闪击战”的滋味。

波兰这种对自己实力过于自信,对英法过于依赖,把部队全部部署在德波边境的神操作,使得波*毫无战略纵深可言,自然也就逃不掉被分割,被歼灭的命运。

此时的英法两国虽然在西线陈兵百万,但他们却发扬了一种“友*大祸临头、我方不动如山”的优秀传统,基本上按兵不动,宣而不战。

倒是法国感觉有点过意不去,象征性地派了几个师的兵力,以一天一公里的速度向德国西线推进了10公里,随后就躲进马奇诺防线逍遥快活去了,这被西方国家称为“静坐战”。

好了,接下来的战局发展就简单了,基本上是按照下图的进兵路线发展的。

至年9月15日,古德里安的第19装甲*包围了布列斯特。之后,他又派出第3装甲师和第2摩托化师继续向南推进。

与此同时,第14集团*克莱斯特的第22装甲*,包围了利沃夫之后向北推进,随后在符活达瓦地区与古德里安会师,合围了退在布格河、桑河与维斯瓦河三角地带的波*。

此刻,波兰会战达到了高潮,德*进攻已发展成内外两大钳形的包围。如下图

此时的波*已经被打得晕头转向,陷于一片混乱之中。

年9月17日,德*在完成对华沙的合围后,限令波兰*府在12小时内投降。

懦弱的波兰*府置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于不顾,不战也不降,而是离开华沙,逃之夭夭,最后经罗马尼亚,流亡伦敦。

本来,如果波兰*府能硬气点,不逃亡的话,苏联因为与波兰签有互不侵犯条约,所以他始终不好意思动手。

波兰*府的这一出逃,让早就想跃跃欲试的慈父斯大林终于找到了出兵波兰的“体面”借口。

苏联*府宣称:由于波兰*府不复存在,因此《苏波互不侵犯条约》不再有效。为了保护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少数民族的利益,苏联决定进兵波兰东部。

9月17日凌晨,苏联白俄罗斯方面*和乌克兰方面*分别在科瓦廖夫和铁木辛哥的率领下,越过波兰东部边界向西推进。如下图

据说,当时正在交战的德*和波*,猛然看见一坨又一坨的毛子兵冲了过来,把他们都吓了一跳,因为他们都不知道这伙毛子兵是来帮谁的?

原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中关于瓜分波兰的那一条是秘密条款,就连古德里安这样级别的将领也不知情,差点和苏*打起来。

最后弄清原委后,古德里安还与苏*将领吃了顿火锅,最后还在布列斯特举行了会师后的苏德联合阅兵,双方那个亲热经就别提了。如下图

波兰*府这一逃亡,波*顿时群龙无首。9月28日,华沙守*12万人投降,城防司令向德*正式提交投降书。至10月2日,最后一个城市格丁尼亚停止抵抗,波兰战役结束。

一个有万人口、多万*队、38万余平方千米的国家——波兰,就这样灭亡了。据统计,此次作战,波*亡12.3万人,伤13万人,被俘42万人;德*亡1万人,伤3万人,而最后趁火打劫的苏*毫发无损。

接下来,谈几点看法把.

四、波*失误一:战术呆板,只知被动防御,不知道“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如果从地形上看,广阔平坦的波德平原的确是德国发挥装甲闪击战优势的最佳场地。

而且波兰北部还要面对德国的飞地——东普鲁士的威胁,就是前面介绍的那张大嘴的上门牙。这里离波兰首都华沙很近,南北两排尖牙,随时能把波兰一口咬碎。

在地缘上,波兰天然的就面对着德国的三面合围,战争威胁十分紧迫。

但这只是看到了事物不利的一面,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波兰的地理环境,就会发现这些不利的因素中也蕴含着有利的一面。

波兰地形的一马平川并不意味着处处都像足球场,随便一个地方都能畅通无阻。在波兰境内还分布着很多河流,大一点的就有维斯瓦河、桑河、那累夫河,小一点的更是不计其数。对于装甲力量薄弱的波兰而言,这些大江大河就是天然的反坦克利器。

如果波*不要把主要兵力一坨又一坨的部署在边境地区,而是放弃西部一些地区,然后依托那累夫河、维斯托拉河重点设防,作次低配置的防御部署,就可以不断消耗德*有生力量,还是能够以空间换时间的,即使失败,也不至于败得这样快。

闪电战讲究的就是时间,拖延时间越久对德*越不利,因为他还要面对西线英法的威胁。时间是站在波兰一方的,时间越久,说不定能引起国际局势的重大变化,详情下面再说。

但波兰指挥官们总是幻想着要守住一切,结果反倒丢了一切。这又验证了一条*事经验:弱小的一方若想守住一切地区,势必一败涂地。

还有就是德国那张大嘴巴上缺了个豁口的大门牙——东普鲁士,他像一把双刃剑,德*运用的好,就能把他当做咬碎波兰的钢牙。

但反过来想一想,那颗大门牙之所以有个豁口,就是因为他是一块飞地,他和德国本土的联系肯定不会那么紧密,一切*需物资供应都是个问题。为了加深大家印象,再放一遍图。

事实上,德*在东普鲁士仅部署了11个师,也就十几万人吧,而且这11个师还是步兵师,没有配备装甲部队,突击能力弱、抗突击能力更不行。

东普鲁士被波兰三面包围,只要切断他的补给,东普鲁士的11个师缺乏物资补给再加上兵力不足,被波*击溃或重创也是有可能的。

波*如果能把那支挥舞着40米的大砍刀和古德里安死磕的精锐骑兵调过来,对付这11个师的话,说不定真能把东普鲁士这群小伙伴吓懵逼了。

如果波*能一边在维斯瓦河防线阻止德*装甲集群的突进,一边集中其余主力逮住东普鲁士这支德*孤*猛K,说不定真能把这颗门牙给掰折了。

这支部队被重创,德*北方集团*群也会实力大损,最终可能会对战局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至少慈父斯大林不会那么气定神闲的趁火打劫。如下图

但现实是,在波*的部署上,他们将主力一坨又一坨的靠前配置,完全是一个进攻的阵型。

说道这,就涉及到下一条了

五、波*失误二:任何时候,都要立足“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对外援期望过高

波*这种把主力全部署在边境的举动,可能也是上了英法盟友的当了。

波兰之所以在边境上布置那几坨集团*——什么波莫瑞集团*、波兹南集团*等。目的就是等英法一旦从西线进攻德国,德*被迫回援时,这几坨集团*就会进入反攻,直捣柏林。

以往,国际舆论总是站在*治正确的制高点,把责任归咎于英法,去谴责英法的背信弃义。正是波兰在战前相信了盎撒人和高卢人的海誓山盟,才制订了这么一个坑爹的作战计划。

但我们设身处地站在英法的立场想一想,他们有错吗?在道义上的确有点说不过去,但在现实利益考量上,人家做的可是一点也没错。

大家有兴趣可以看看。

在那样的时代背景下,人家为什么要帮你?你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值得人家豁出命来帮你?而且是那种冒着举全国之力,有可能有亡国灭种的风险。

你是能给人家带来丰厚的资源回报?还是能在未来的战争中帮人家拖住德*的侵略步伐?让德*深陷波兰战场的泥潭?

很明显,这些波兰都做不到。

波兰战役爆发时,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进入到了相持阶段。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拖住了大量的日*主力,给苏联和美国在远东地区减少了极大的压力,比波兰的贡献大多了。

但我们除了得到点他们为数不多的援助,还能得到什么?能指望苏联和美国当时就出兵揍小日本吗?显然做梦都不能。

近一段时间,我在学习*史长征的过程中,有不少体会,也发了不少文。

通过研究红*在长征中和国民**的历次作战,我发现不管是老蒋的中央*,还是地方*阀的杂牌*,他们都有一个特点。

这个特点就是:每当红*在长征转战途中,准备伏击一支冒进的敌*追兵时,其他几路敌*,不管是老蒋的中央*,还是地方*阀的杂牌*。他们的第一反应不是赶紧过来救援,而是在原地先构筑起坚固防线,摆出一副“友*大祸临头、我方不动如山”的态势看热闹。

完了他们一边看热闹一边观察战局发展,如果我*能成功围歼这一股冒进的敌*,那其他敌*不用说,肯定是望风而逃,长征中大部分情况下都是这样的。

如果我*这次伏击战打得不太理想,打成了消耗战,那其他几路敌*就有可能上来趁火打劫,我*为数不多的几次失利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

这说明,一支没有信仰,只为利益而战的援*,只有在你打顺风仗的时候,才有可能来帮你。如果你都支撑不了一个回合,就想指望这样的援*豁出命来帮你,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在这里,也不是说英法*队是一支没有信仰的*队,但至少在为波兰援助方面,他们就要考虑自身利益了。如果因为援助一个中欧二混子国家就把当时的混世魔王小胡子惹下,那他们就赔大发了。

所以,波兰要想让英法能从西线攻击德国,只能在一种情况下实现:那就是能利用自己的地利优势拖住德*,使德*陷入一战那样的消耗战,持久战,说不定英法会从西线帮上一把。

我们反过来在看德*,希特勒从9月1日发动闪击开始,就忙不迭地知会慈父,想让苏联尽快按照《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规定,迅速出兵波兰,帮德国牵制波兰兵力。

但仁慈的慈父斯大林只是拿着烟斗不停地喷云吐雾,对于希特勒的请求不闻不问。

为什么呢?因为他在等待战局的发展,如果德*在波兰战场陷入了和一战一样的堑壕战、持久战的话,慈父是绝对不会出兵的。

等到德*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迅速拿下半个波兰时,不用元首去求,慈父的援兵跑得比兔子还快了。

所以,打铁还需要自身硬,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不能对外部援助期望过高,

六、波*失误三:夜郎自大、不求上进,对自己落后的骑兵战术迷之自信

对自己落后战术技能的迷之自信是一个可怕的错误。就像日*在日俄战争中取得胜利,就把自己的那套猪突战术奉为金科玉律,结果在诺门坎一战中被苏联红*揍得满地找牙一样。

波*也因为在年凭借自己的优秀骑兵在华沙城下击败苏联红*,形成了对自己这套骑兵突击战术迷之自信的心理。

这就使得他们对于30年代兴起的装甲大纵深作战理论嗤之以鼻,不用说研究,连看都不看,这种夜郎自大的态度实在是要不得的。

在作战中,波*轻视防御,尽管他们的几坨集团*都被部署在前线,但仍然不修筑防御工事。他们情愿靠自己优秀的骑兵发起反击来击退敌人,而且深信自己的骑兵有老祖宗的光环加持,能够无往而不胜。

说到这,我们简单介绍下波兰的老祖宗“翼骑兵”。

波兰是一个有骑兵作战传统的国家,他们的老祖宗“翼骑兵”是十分牛逼的,在13——15世纪独步欧洲无敌手。

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厉害不厉害,为什么在西征欧洲时止步于多瑙河,就是被翼骑兵打退的。现代“哈士奇”的老祖宗奥斯曼土耳其厉害不厉害,为什么在欧洲扩张时止步于南欧,还是因为在波兰翼骑兵的面前,他们顿时被秒成渣渣。

可以说,正是因为波兰“翼骑兵”的存在,才保证了中世纪的欧洲不被蒙古化和伊斯兰化。

波兰“翼骑兵”不仅战斗力牛逼,打扮的也非常漂亮。他们身披金甲,背插雁翎,手执长矛。远远望去俨然是一只长着翅膀会飞的骑兵,因此得名“翼骑兵”。

他长得下图这个样子

他们成群结队的出动时是下图这个样子。

然而,不是有那么句话吗:“自从马克沁机枪问世后,世界上的游牧民族就变得能歌善舞起来”。进入热兵器时代后,冷兵器时代的铁骑就落伍了,蒙古铁骑不例外,波兰的“翼骑兵”也不例外。

而到如今,不但马克沁早已问世,连坦克装甲兵都问世了,波兰却还痴迷骑兵突击那一套,不被时代淘汰才怪。

即便如此,波*如果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也许能收到更好的效果。当时由于德*也是第一次实战,德国的实力也没有后来横扫西欧、脚踏毛熊时那么强大,所以他投入到作战中的装甲力量并不多。

真正有价值的也只有那14个机械化部队——6个装甲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和4个轻装师。

正如前面介绍的,波兰完全可以采用“田忌赛马”的战术,先依靠步兵利用维斯瓦河防线迟滞德*装甲部队,而把自己的精锐骑兵派往德*装甲力量薄弱的东普鲁士飞地,或许能收到不一样的效果。

但历史没有如果,年的波兰战役,可以形容为“一支落伍的陆*被一支小型坦克的部队迅速打垮,这支装甲部队又和一支优秀的空*合作,把一种新奇战术付诸于实践。”

这就是波兰战役的真实写照,而波*兵力调配的不当则是造成这一影响的重要原因,他们所犯下的错误,足以让他们走向万劫不复,随着波兰的失败,波兰也进入了暗无天日的悲惨时光中。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