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特色板块登场
“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现场本组图片/晨报记者陈征
晨报记者殷茵
阳光灿烂的午后,上海音乐厅前的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奏响了《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南广场的银杏树下,蹒跚学步的孩子们在爬行垫上,就着钢琴声有节奏地拍打着气球,另一边,街头艺人们使出浑身解数,引来阵阵叫好;北广场的木偶区,3.2米高的巨大“战象”缓缓驶过……昨日,第二十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12小时特别活动——未·玩城拉开帷幕,广场前、草坪上、音乐厅内,音乐、舞蹈、涂鸦、木偶戏,以全方位的感官互动,将每一个置身其中的观众包围。从绚烂的灯光下,走到温暖的阳光下,艺术之美愈加迷人。
厅里厅外,艺术无处不在
正襟危坐从来不是草坪音乐会的“打开方式”。作为本次12小时特别活动的首场户外音乐会,中午12点,著名指挥家帕沃·雅尔维执棒苏黎世音乐厅管弦乐团,携手青年钢琴家左章率先登场,在城市草坪音乐广场上带来了《勃拉姆斯匈牙利舞曲》《李斯特钢琴协奏曲》《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等曲目。一旁的树林里,不少年轻父母带着孩子席地而坐,曼妙的钢琴声伴着初秋的微风,在沙沙作响的树间萦绕,别有一番意趣。
随后来自拉脱维亚的女声阿卡贝拉六重唱团,将现代音乐元素与拉脱维亚民间音乐相融合,展现了不一样的无伴奏歌声;加泰罗尼亚音乐宫合唱团呈现出浓郁的西班牙风情;法国移动歌剧《以爱之铭》也与观众在草坪上不期而遇。信步踏入上海音乐厅,大厅的舞台上,“青春致敬舒伯特”星期广播音乐会、《金陵交响》、马丁内斯·列维基斯与维尔纽斯城市乐团音乐会轮番登场。
南厅和多功能厅里,除了舒伯特不同时期的作品之外,还特别安排了中国传统古典音乐演出,二胡演奏家段皑皑与中提琴家盛利通过中西弦乐器——胡琴与中提琴的联手,在展现多元包容的中国音乐文化的同时,为观众架起跨越时空的“中西对话”之桥……这些具有融合和互动色彩的室内演出,让年前舒伯特创作的音乐,在今天的上海又焕发了活力。
艺术之美可以听到,同样可以看到。音乐厅的北广场上,特别设立的木偶专区引来众多亲子家庭,《西部牛仔》《梦游仙境》《航海奇迹》和上海木偶剧团人气桌面木偶剧《这头小狼心太软》轮番上演,非遗手工课还带领孩子们领略了神奇木偶世界。六面涂鸦墙上,青年艺术家们用喷漆挥洒创意,驻足观赏的观众还与艺术家一起即兴创作起来。广场一角的集市区,游乐园里的小丑表演、泡泡秀、魔术、变脸等孩子们最爱的节目,被街头艺人一个一个“变上”小舞台。
携家带口,观众越来越年轻
作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艺术天空”系列演出的特色板块,“12小时特别活动”举办至今已有三年,从年的致敬“莎士比亚”、年的致敬“贝多芬”到今年以舒伯特逝世周年为契机,以致敬“舒伯特”为主题,选取舒伯特的作品《未完成》的谐音,打造一场古典艺术与现代游乐相融合的“未·玩城”主题活动,活动以“乐、悦、绘”三个部分,邀请观众一同聆听经典之“乐”、体验亲子之“悦”、共“绘”心中之声。
骑在爸爸肩上的孩子、结伴而来惬意漫步的学生族,三年来,走进“艺术天空”的观众越来越年轻。“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如何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总裁李明透露,为了符合年轻观众的购票习惯,本次12小时特别活动的大部门门票采用网上预约购买、现场自助取票的方式,而对于一些不方便线上操作的老年观众,则在现场安排了志愿者提供服务。要吸引更多的观众,自然离不开高质量的节目,“另一个显著变化是,主板演出中有更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出团体加入到了艺术天空的阵营。”从最初单纯的舞台表演大集锦,到如今生活方式的大聚会,越来越多亲子活动的注入,让整个活动生机勃勃,“我们希望让更多的年轻人带着孩子,一起欣赏这道秋日里的艺术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