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好,我是大脚。
谢谢您让我们在这里相遇。
今日享读
汉译人类学著作丛书商务印书馆
1、献给祖先的猪
本书第一版就宗教仪式如何适应社区并从生态上规范社区这一主题,以其严谨的实证研究、对系统理论的创新性运用,以及富于解释与启发性的论证,成为生态人类学的一块里程碑。该第二版重印本增加了作者对此书第一版评论的回应,试图发展其方法中涉及到的认识论问题。拉帕波特作为第一代受到斯图尔德影响的人类学家,他从人口、种群、经济、生计等方面论述了生态环境与文化仪式的相互影响,并在斯图尔德研究思路的基础上发展了生态人类学的研究,扩宽了其研究视野,推动了生态人类学学科的发展。可以说《献给祖先的猪》是前人研究成果之集大成,是对早期生态人类学成果的集中呈现,被视为早期文化生态学的典范之作。
2、甜与权力
从纷繁的历史材料中发现鲜为人所注意的真相,从平凡处着眼进而揭示出背后的不平凡,《甜与权力》是一本非常好的范例,它发现了糖这一平常食物身后非同寻常的历史,揭示了它与早期资本主义原始积累、奴隶化生产,甚至国际政治经济之间的关系。同时,也看到了糖是如何经过一个自上而下的复杂文化过程,一步步嵌入日常生活的肌理。
3、阿赞德人的巫术、神谕和魔法
本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埃文斯-普里查德的第一部民族志代表作,是民族志经典中最精致、最富有思想的作品之一,自年出版以来一直被人类学者奉为民族志的典范。作者以细腻、精美的笔触描述了中非一个土著部落阿赞德人关于巫术、神谕和魔法的信仰体系,并在这种描述中巧妙地呈现一种社会、一种生活。这一著作使阿赞德人成为人类学、社会学和哲学等领域的一个著名族群,并关联着相关领域中关于理性与非理性,以及文化相对主义的诸多讨论。
4、写文化
民族志学者越来越像北美印第安人的克里族人,(故事说)他来到蒙特利尔的法庭上作证,法庭将决定他位于新詹姆斯湾水电站规划之内的狩猎地的命运。他将描述他的生活方式。但在法庭宣誓的时候他犹豫了:“我不敢肯定我能说出真相……我只能说我知道的。”
5、萨摩亚人的成年
这本书曾风靡整个美国,并使其作者玛格丽特·米德成为有史以来公众知名度最高的人类学家,也由此使人类学这一学科在美国大众中深入人心。在美国及西方国家普遍存在的男女青年在青春期经历的躁动、困惑和反抗等现象是不是人类所共有的?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西方社会的这种青春期躁动?米德带着这些问题去到了南太平洋的萨摩亚群岛。
6、缅甸高地诸政治体系
本书是政治人类学的经典著作。身兼人类学家和英国军官两职的利奇在缅甸北部山区开展的田野工作几乎与“二战”相始终,其间经历战火困扰和资料散失之厄,而此书终成。全书以历史的和动态的视角反思了社会科学中“社群”、“文化”和“仪式”等核心概念,用细致的民族志资料展现出了克钦人(在中国称景颇)的政治结构变迁以及与周边人群的互动,融理论之洞见与经验之鲜活于一炉。它不但是人类学和民族学的必读书目,对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和文化研究等学科亦深具参考价值。
7、过渡礼仪
出生、结婚、怀孕、死亡、季节转换等地位变化的事件,往往会以过渡礼仪来加以标识。范热内普在《过渡礼仪》中所提出的过渡礼仪之分隔-边缘-聚合三阶段模式,及其对各阶段象征意义的分析,使此模式已成为民俗学的一个根本理论,也成为人类学和其他学科研究仪式行为的一个经典概念。
8、制造同意
作者布若威运用民族志的参与观察法,力图通过对工作现场的呈现来阐明一个关于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理论框架。“为什么工人这么努力地工作?”布若威的研究揭示出恰恰是工人自发的同意与资本主义微妙的强制二者的结合塑造了生产行为。内部劳动市场与内部国家的运作是“制造同意”的两大重要机制。
9、象征之林
本书为英国著名人类学家、象征仪式学派的代表人物维克多·特纳的代表作,被学界归入二战后最具有开拓性和影响力的民族志经典之列。全书主要围绕中非恩登布人的仪式和象征意义系统的诸方面进行论述。在特纳看来,仪式是恩登布人调整其基本社会冲突的一种手段,具有多种社会功能。书中有关象征的多义性、通过仪式的阈限阶段,以及仪式在社会悄境中的动态进程等论述,一直是人类学以至社会科学多个领域中被广为引用的重要文献。
10、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一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旨在对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米德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结论进行质疑和反驳。两位人类学家在同一调查地进行调查,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由此引发了人类学界一场著名的争论。这一争论不仅涉及萨摩亚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还涉及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比如,在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些“软科学”中,有没有可以评定正确与否的确实标准?进言之,其深远意义在于使社会科学家再次严肃地反思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11、地方知识
《地方知识》于年面世,年再版,乃格尔茨代表作;全书涉及从艺术、常识、卡里斯玛到自我人观的论题,曲折迂回,文采飞扬。其中,尤以作者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田野调查为基础讨论了地方社群如何理解社会思想,本土人如何想象伦理道德,乃至法律背后的文化意蕴,并以地方知识的立场戳穿了现代英美法治的普遍性神话;启迪了中国上世纪末的“法治本土资源论”。这种地方知识的立场,亦足以与中国古人的“千灯互照,光光交彻”和“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包容理念及共生思想相呼应。本书可作为社会学、人类学、法学、哲学等学科师生的参考书。
12、礼物
人类社会原本没有市场、买卖、互赠或易物贸易,那么,到底有什么呢?有的就是礼物。
13、努尔人
《努尔人》一书通过对非洲部落政治制度的田野研究,提出了一个挑战性的问题:在一个没有国家和政府统治的群体中,社会是如何组织起来的?它开创了一部民族志专门讨论个主题的先河;另一方面体现在其方法论上,它集中在一个具体的社会里展开结构分析。这两方面均对今后人类的研究范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4、纳文
这本书具有标准民族志的一些核心要素:一个遥远的、有着猎头传统的太平洋岛屿族群,一种离奇的仪式,以及关于当地社会结构和文化逻辑的分析。但是,各种田野资料并没有在这里由完整且完美的叙事体系编织成一幅精美的织锦,而是被切割组合成相互映射的多晶体。在这本书中,交杂着土著人的文化现象和欧洲文化现象、土著人的观念逻辑和作者本人的思维过程、充满人文气息的细节描述和科学家式的冷峻剖析。这样一个文本既有着民族志文体细致、明晰的特点,又充满着英国随笔的那种层层思辨和博识的风格。
15、洁净与危险
在人类的宇宙秩序中,动物和职务的生命不由自主地扮演着各自的角色。它们别无选择,只能依其本性。偶尔会有一些奇特的种族或者个体逾越界限,这时人们就会以回避这种或者那种动植物来做出反应。人们对暧昧不明行为的反应表达的是一种期许,即万事万物都应当正常遵从世界的治理法则。但在他们自己作为人的经历中,人们知道他们个人对法则的遵从并不是那么确定。因此惩罚、道德压力、关于不许碰不许吃的规则、严格的仪式框架,这些都能帮助人们与其他事物和谐共处。
16、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
本书是第一部现代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志。它描述了巴布亚新几内亚东部群岛上的一种叫“库拉”的交换制度,以及与这一制度相关的当地土著社会的巫术、宗教、贸易及日常生活等方面。这一研究是作者马林诺夫斯基在长期田野工作的基础上完成的。马氏在本书中提出并实践的长期参与观察法后来成为现代人类学的方法标志,具有开创性的深远影响。本书也因此成为里程碑式的人类学最经典的著作之一。
最后
希望更多热爱人类学的小伙伴们加入我们
一起学习成长一起为我们心中的热爱行动!
望我们能在这里遇见更多的自己!
欢迎观临人类学Books
我是大脚
我们下次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