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当天,同时对中太平洋和东南亚发起进攻,在不到4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占领了关岛、威克岛、吉尔伯特群岛、泰国、香港、马来西亚、菲律宾、荷属东印度群岛、缅甸,以及太平洋中的一些小岛,达到了日均计划中的全部目的,即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日军在南方战场上的进军如此势如破竹轻易取胜,盟军在战斗中如此连遭败绩威信扫地,这不得不归咎于英美长期以来对日本的绥靖政策。然而当穷兵黩武的日本军队让太阳旗在如此广大的地区处处飘扬之时,也正是日军战线拉得太长就快要断裂之时,但骄狂的胜利者却看不到这一点,他们还要继续扩大战果,只是为“如何扩大”争论不休。
4月18日美军16架B25型轰炸机对东京、横滨、名古屋和神户等城市的轰炸,使日本举国震惊,军方的争论也有了结果:要想西南太平洋和中太平洋两个方向同时推进,摧毁美国舰队,扩大日本本土的“防御圈”,使轰炸日本本土之事不再发生。为此必须占领萨摩亚、斐济、新喀里多尼亚以及莫尔兹比港。
但是日本打算进一步夺取的地区正式美国要极力保华的地区。太平洋战场初期的失利,使美国在“先欧后亚”的战略总原则下重新部署太平洋上的军队。3月17日原美远东陆军总司令麦克阿瑟上将被任命为西南太平洋地区盟军总司令,统帅该地区的陆海空三军;4月,美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海军上将被任命为太平洋地区总司令。
尼米兹的任务虽是牵制性的,但他要守住阿留申群岛--夏威夷-中途岛-萨摩亚-斐济-新喀里多尼亚-莫尔兹比港-新几内亚一线,确保美国与澳大利亚的交通线。日美两国的战略如此争锋相对,冲突自然不可避免,而两国在西南太平洋的第一仗就发生在珊瑚海。
珊瑚海海战直接起因是日均企图夺取新几内亚东南部的澳大利亚海空军基地莫尔兹比港,其目的在于确保已在日军之手的新不列颠岛的良港拉包尔的安全,并为以后进攻新喀里多尼亚、斐济和萨摩亚打下基础,珊瑚海则是从腊包尔到莫尔兹比的必经之路。
年4月18日,日均大本营决定于5月10日前后坚决攻占莫尔兹比。5月4日运输船队满载准备登陆的士兵,在轻航空母舰“祥凤”号和巡洋舰队护送下从腊包尔向珊瑚海驶去。
为保证船队在盟国空军威力圈之内安全横穿3昼夜,日均还以最新航空母舰“瑞鹤”号和“翔鹤号”为主力的特遣舰队紧随其后担任掩护。但日均的行动计划为美军知晓,尼米兹立即把航空母舰“列克星敦”号和“约克敦”号派往该水城,搜索日舰以便进攻。
5月6日敌对舰群曾一度仅相距70英里,却戏剧性的擦肩而过,互未接触。
5月7日日本搜索飞机报称发现美军航空母舰和巡洋舰各一艘,日机立即从舰上起飞全力轰炸,但当战斗轻松结束时,才发现不过是一艘油船和一艘驱逐舰。
与此同时,美机也出现同样侦察错误,但在阴错阳差之中却击沉日军“祥风”号航空母舰,从而使日军不得不推迟对莫尔兹比的登陆。第二天,双方的索敌机几乎同时发现了对方的目标,于是战争史上第一次完全由舰载机攻击对方船只的海战拉开战幕。
双方大致出动数目相同的舰载飞机,在两支舰队未曾相见之前开始了空中交锋,互炸对方战舰。其结果是美舰“列克星敦”号中弹爆炸葬身海底,“约克敦”号仅中一弹立即撤出战斗。日方“翔鹤”号亦遭重创。
之后战事,请看下节。